新生儿睡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归因及相关对策建议
TUhjnbcbe - 2023/6/4 22:02:00
北京皮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关于学生睡眠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学生睡眠情况调查

为完整、准确、全面了解我市中小学生睡眠情况,笔者参与了一次面向中小学生及家长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收回学生卷份、家长卷份,获得有效调查学生卷份,家长卷份。

(一)“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睡眠要求知晓情况

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基本一致。总体上,84.37%的家长,84.73%的学生知道充足睡眠时间,但仍有一些家长和学生并不知道这一要求。

(二)就寝时间

按照要求,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学生问卷数据中,78.25%的小学生、59.26%的初中生、47.82%的高中生晚于要求就寝。

(三)入校时间

按照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学活动。学生问卷数据中,有23.42%的小学生入校时间早于07:30,有50.67%的初中生、60.84%高中生入校时间早于07:00;有42.97%的初中生、45.23%高中生上课时间早于08:00。

(四)睡眠时间

家长卷设计“能或不能”的定性问答,学生卷设计“8小时以下、8小时、9小时、10小时”的定量问答,用来验证学生及家长对待“睡眠时间”的态度。高中情况,家长和学生基本一致;初中和小学情况,家长和学生差别较大,家长倾向于有充足睡眠,学生倾向于睡眠不足。由于定量问答信度较高,所以采用学生卷数据,睡眠时间达标率小学、初中、高中依次为24.11%、27.05%、46.84%。

二、睡眠不足问题归因

从调查获得的数据看,无论小学、初中、高中,也无论家长和学生,认为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基本一致。首要原因是“自己主动学习”“自己学习效率不高”“作业习惯不好,拖沓”;其次是“作业多”“作业吃力”;再次是“没有午睡习惯”“兴趣爱好占据时间”;还有“家长额外增加负担”“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还存在一些学生到校早的问题、一些初中、高中开课早的问题。

结合常规教学检查、视导等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进行归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保障学生充足睡眠的认识不充分、重视不够

一是对睡眠不足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充分;二是对充足睡眠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充分;三是学校、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重视不够。调查问卷中四个层级的原因都客观反映了这一问题。

(二)教育的功利化会推动学生牺牲睡眠时间抢跑赛道

一是有些初中、高中学校及教师存在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没有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没有完全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弯道超车”;二是家长因望子*、望女成凤的期待,对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和焦虑,影响孩子自我加压,宁愿少睡点多学点。

(三)保障充足睡眠离不开教师学科素养提升

双减”*策实施以来,教师都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作业质量的有效性。调研发现,教师如果学科素养不够,高效课堂及高效作业犹如空中楼阁,一些学生“课堂教育质量不高”“作业多”“作业吃力”的问题仍然存在,也直接关系“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和“作业习惯不好,拖沓”问题的解决。

(四)保障充足睡眠离不开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的“3个重要时间(睡眠时间、上课时间、就寝时间)”“3个中断机制(作业中断、校外培训时间中断、游戏中断)”的落实以及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有赖于家长的正确认识、积极支持、科学干预。调研发现,不少家庭缺乏家庭教育的文化知识背景,教育方法不科学,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感到困惑或苦恼,“随大流”现象突出,保障充足睡眠“最后一关”易失守。

三、对策建议

(一)认识不足的解决办法,就是“认识来补”

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与培训,推动全社会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推动教育部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睡眠保障作为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充足睡眠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孩子发展价值排序,将健康置于前位,捍卫孩子的睡眠权。

(二)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家长问卷调查关于“建议改进保障学生睡眠时间的举措”中,家长最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归因及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