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眠不好,中医上称为“不寐”或者是“目不瞑”、“不得卧”,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醒后不能再睡去、时睡时醒等。失眠者一年四季中都有,但是唯独到了春天,失眠的人数会呈上升趋势,其实,这与肝脏有很大关系。
古代医家认为寤由阴所主。清代林佩琴所著的《类证治裁·不寐》中记载:“阳气自静而之动,则寤;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阳不入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阴虚,另外一种则是阳盛。睡眠是阳气入阴的一个过程,阳不入阴,就会出现失眠。
在一年四季中,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应于肝,春天是肝气升发旺季,这也是很多中医强调春天要养肝的原因。肝脏的正常运行有助于阳气的升发,反之,若是升发太过或者是升发不畅则会导致肝火大。肝火大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过大的肝火就是邪气,此邪气一方面可耗损肝阴,另一方面会扰乱阳气的正常循行,令肝脏受损。
中医古籍里面说:“平人肝不受邪,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飞扬若离体也。肝主怒,故小怒则剧。”
情绪不佳的话,也会加重失眠,这与肝主怒有关。若春天护肝不当,导致肝阳升发失常,成了肝火,使火热邪气扰动了肝,到了夜晚,就会睡不好。春天除了失眠外,很多患者咨询自己近期出现了眼部不适的症状,问我是怎么回事,其实眼部不适也与肝火旺盛有很大关系,肝开窍于目,当肝火旺盛时,反应在眼睛上,就会出现眼睛红肿痛、发涩,另外还兼有烦躁、易怒、两胁疼痛、口苦便干等症状。
对于春天肝火大导致的失眠,一个穴位可以很好的缓解,它就是行间穴,穴位在足背侧,大脚趾、二脚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将大拇指放在穴位所在处,反复按揉,按揉到有酸胀麻的感觉就可以了,具有泄肝火、疏气滞的作用。
睡眠不好的人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睡前可喝杯牛奶,并且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