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面对一个脾气暴躁、阴晴不定、动辄生气的中年女性时,我们往往会用“更年期”这个词语去形容她,在这样的语境里“更年期”似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其实“更年期”只是大多数女性都会经历的一个生命阶段。
那么更年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被“误解”的更年期
许多人对“更年期”的第一印象,就是脾气暴躁。
在某个问答类网站,像是“快被更年期老妈逼疯了,怎么办?”“更年期妈妈究竟有多可怕?”“如何应对更年期母亲?”这样的提问层出不穷,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女性在这一时期都会变得易怒。
一个名为“妈妈正在更年期”的豆瓣小组有近名成员
感觉大家面对一个不是很好相处,或者跟自己期待中不一样的中年女性的时候,就很容易第一反应,她是不是更年期。
当“更年期”变成一个形容词,它常常代表着“无理取闹”、“讨人厌”。然而,这些偏见掩盖了更年期潜在的疾病风险和情感需求。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发布的《更年期妇女保健指南》,女性在绝经过渡期中新发抑郁的风险会显著提高,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是绝经前的4倍,有50%的女性在这一阶段会出现抑郁症状,26%达到诊断标准。
被污名化的“更年期”,让许多女性即使经历着,也不愿意告诉家人。但更年期对女性来讲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生理阶段,没有必要对“更年期”上高度、贴标签。
女性更年期:普遍提前,可长达14年
更年期,也叫围绝经期,一般女性会在44~55岁之间经历绝经,这个阶段女性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和*体酮分泌减少,衰老速度加快。
近年来,男女更年期有提前的趋势,1%的女性在40岁甚至更早就进入更年期。这个过程会持续6~14年之久。
“中年女人除了没人疼身上哪儿都疼。”曾有女性网友自嘲道。除了心理疾病,更年期的生理问题也接踵而至。更年期需要科学地评估,如果你怀疑更年期到来,不妨先通过自测表自查:
女性更年期自测表
1.年龄在40岁以上。
2.睡眠质量低,夜梦多;睡眠时间不少,仍觉疲劳。
3.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和光泽。
4.月经周期不规则或停经。
5.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
6.性冲动减少或缺乏,性亲密有疼痛不适感,以至厌烦。
7.有阵发性上身发热发红、出汗或夜间盗汗现象,有时伴心慌。
8.情绪易波动,较之前易落泪。
9.容易焦虑,对孩子外出比以往更担心。
10.常觉身体不适,医学检查指标在正常范围。
11.常常想起小时候或年轻时的经历。
12.对以往感兴趣的事失去兴趣。
13.开始担心退休后的生活和经济问题。
14.有时感觉生活失去意义和动力,阴雨天尤其如此。
15.拟定的计划常常完不成。
如果以上15点有6点符合,表明你的更年期已经来了。
对于每一个女性而言,更年期都是不可避免的生命阶段。尽管我们的身体对于这一时期各种神经内分泌的失调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也可能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早期的预防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女性更年期的症状其实非常多,以致到目前为止居然有种不同症状。那么,哪些常见情况出现预示着女性更年期的到来呢?
面对更年期,女性要谨防三个症状:
1.体重增加。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而胸部、臀部脂肪下降,身材走样。
2.贫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量时多时少,可能造成更年期女性贫血。
3.高血压。高血压是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之一,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睡眠不佳、情绪不稳、烦躁不安,令血压波动。有家族病史、肥胖的女性高血压发病率更高。
男性更年期:易被忽视、难以启齿
很多男性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的“更年期”,往往对更年期知识欠缺了解。约四成40~70岁的男性会经历某种程度的神经性功能紊乱、抑郁、失眠、潮热、易怒、难以达到以及维持勃起等症状。内分泌紊乱严重则会导致“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有相关困惑的男性,可以通过男性更年期自测量表初步判断:
男性更年期自测表
1.使用原来的近视眼镜已无法阅读书报,摘眼镜放近看反而清楚,说明已有“老化”。
2.眼睛容易疲劳,看书久后感到头痛、头昏。
3.睡眠比以前减少,早睡早醒。
4.饮酒者酒量大不如前。
5.听力明显减弱。
6.牙齿松动,咬不动较硬的食品。有假牙者要经常换假牙。
7.对食物口味发生改变,爱吃甜、酸、辣、咸等重口味饮食,说明味觉有减退。
8.嗜吃零食,特别是蜜饯类,这与口味减退有关。
9.性欲减退。
10.记忆力减退。
11.开始怀念童年往事。
12.学习与工作精力不如以前,甚至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如果12点中有4点以上符合,表明你已进入更年期。
总体来说,男性更年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