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余额清零,在放松的日子里吃喝玩乐的我们或许很快会迎来「假期综合征」,比如作息不规律后的疲劳困乏。
短暂的作息不规律并不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物钟,多数人都能很快适应。但也有一些人,可能一直受困于睡眠障碍,比如失眠。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想借此聊聊「失眠」这件事,以及改善失眠的方法。
一、
我们都知道,睡眠是人生存所必需的一项生理功能。人的一生有1/3时间处于睡眠中,良好的睡眠让我们在身心上感到精力充沛。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的睡眠质量并不好。
要评价「睡眠质量」,不单要看睡眠时间,还要看睡眠效率(sleepefficiency)。
睡眠时间:大多数人的睡眠时间为每天7-8小时。随着年纪的增长,睡眠时间相应减少。婴儿每天睡20小时,而5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晚只睡6小时。
睡眠效率:睡着的时间/在床上的时间。入睡时间一般小于30分钟,睡着后不易醒来。睡眠效率不高,即便睡眠时间充足,也不是一个高质量的睡眠。
相信我们很多人都体会过深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感觉,到了第二天,疲惫无力,注意力涣散,易躁易怒。
睡眠质量不好已经成为当代人普遍的现状,调查发现,平均每三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存在睡眠问题。而睡眠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失眠障碍」。
医学对失眠的定义是: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人夜里很难入睡(入睡困难),或者某个人夜里频繁醒来或因过早醒来而不能继续入睡(睡眠维持困难),甚至某个人晚上睡了足够长的时间但第二天仍然很疲惫(无法使体力恢复的睡眠),这些人都可以被认为面临失眠障碍。
简而言之,失眠包括入睡困难、夜间常醒、早醒或同时有以上几种问题,并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工作和人际关系。
二、
现实情境中,因为工作压力,人际交往矛盾,生活变故等等「应激事件」的存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体会过「急性失眠」的情况。不管是工作压力大的职场人士,还是面临重要考试的学生,都可能因为心理压力难以入眠。
但是,这种失眠是一过性的,在压力这些应激事件解除后,失眠就会好转。所以,急性失眠问题不大,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