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校长教师轮岗:教育均衡的“终南捷径”?
作为一项旨在推进教育均衡化的举措,校长教师轮岗所瞄向的均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均衡?难道是通过推行轮岗制,将所谓名校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移植到薄弱的学校,进而复制出更多的“名校”?
作为一项旨在推进教育均衡化的举措,校长教师轮岗所瞄向的均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均衡?难道是通过推行轮岗制,将所谓名校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移植到薄弱的学校,进而复制出更多的“名校”?
近日,深圳市*协第三期委员议事厅召集*协委员、教育专家及教育部门领导,围绕“小升初”问题展开讨论。有委员表示,深圳之所以存在“小升初”择校难题,源于优质学位相对稀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针对这一现实,深圳正在着手制定优秀校长教师轮岗制度,从而打破名校师资垄断。
围绕这一*策,包括家长、教师和专家在内的各方人士,可谓意见纷纭、莫衷一是。一方面,人们基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与学校生态等多重考量,评价校长教师轮岗的利弊得失;一方面,人们着眼于内地特殊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展望这套已在国外实施经年的机制一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必将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境遇。可以肯定的是,一项旨在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举措,在正式落地之前,有必要追问教育均衡化的标准是什么?是沿用旧标准还是引入新标准?从而决定是否还须配合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