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纺织上市公司影响有多大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纺织上市公司影响有多大
风险投资
目前,在深沪两市上市的纺织板块上市公司共有63家,其中有40家左右涉及出口贸易,在这40家公司中又有近20家左右是以出口贸易为主,对这些上市公司而言,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产生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抗升值风险能力比想象要强
人民币年初至今已升值2%左右,且长期不断升值的大方向确定无疑。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会直接冲击到部分行业和进出口类上市公司,这些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会大打折扣,股市的投资价值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根据最新行业分析不难看出,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企业类型有三种:一是外债型行业受益(如航空业);二是大宗原料进口行业受益(如钢铁业、造纸业);三是产品出口型行业受损(如家用电器业、纺织服装业)。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2005年录得汇兑净亏损807万元,亏损最大的是开开实业的834万元。
同时数据显示,2004年行业汇兑净亏损2426万元,2005年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影响似乎没有想象的大。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表示,从样本公司制造业企业整体表现来看,在汇率变动面前表现出了比较强的适应能力,这出乎人们的想象。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企业能够承受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比我们想象的大,人民币升值的步子因此完全可以迈得更大一些,10%~20%的升值可能都没有关系。
“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在汇兑损益方面的表现。实际上在人民币升值之前,我们最为担心的,是会不会对经济增长、对就业造成显著影响,然而2006年的表现说明,这似乎是一个误解,经济体承受人民币升值的能力很强。”钟伟说。
大杨创世的证券事务代表也表示,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打击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但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简单地计算人民币升值一个百分点,纺织行业的利润就减少一个百分点。她表示,人民币升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有限,而对于一些以出口为主的利润点低的小企业可能产生致命的打击,因为大部分纺织行业的上市公司都已积极做好避险准备,如与对方签单尽量不签美元结算,或商议提价,或向其他国家转移出口等各种措施。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S锦华的锦纶业务上半年出口比去年同期却增长了98.27%,S锦华也曾发公告称其主营业务的毛利率都在不断提高,并没有过多地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冲击。
纺织行业出口依存度达50%,因此,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棉花和化纤进口比重达20%左右,并且仍有可能继续上升,而主要纺织设备的进口比重也达近60%,原料和设备折旧合计占总成本的85%以上。因此,人民币一旦升值,将使进口成本大幅降低。综合起来考虑,人民币升值究竟对行业营运利润的影响是利还是弊,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对总利润的贡献构成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
不容乐观的负面消息
当然也有不容乐观的消息出现。一部分纺织上市公司出口业务不断下降。去年上市公司开开公告了其因人民币升值而导致亏损834万元。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公司进一步亏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带来的压力,纺织行业2006年第三季度,接二连三的利空消息一次次压缩着整个纺织行业的利润空间,纺织行业分析师预计四季度纺织行业整体业绩仍将不会乐观。
纺织行业的出口外贸摩擦争端几乎从未停止过,进入今年三季度以来,人民币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屡攀新高,升值速度开始加快;紧接着,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又开始下调,一次次调整都可谓“雪上加霜”。天相投资纺织行业分析师张维维表示,由于多数以出口为主的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在年初已经做好了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调整的准备,因而大部分公司今年计划的出口定单基本都已在上半年下了。受此宏观形势及自身调整的影响,下半年的出口量肯定持续减少,纺织行业今年的整体业绩仍不容乐观。
纺织行业分析师及部分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均表示,对于行业龙头而言,人民币升值并不可怕,但针对一些利润点低或服装出口型企业则可能不太乐观。张维维表示,目前整个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3%,但部分龙头企业的利润率可达到10%以上,随着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应该会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多元化经营逐步淡出纺织服装市场。
淡出行业同样存在风险
一部分人士认为,除了公司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与能力不同之外,公司的行业属性是重要影响因素。这对判断后续人民币继续升值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据此,部分行业上市公司陆续做出淡出行业的选择。基于整体行业处于衰退期的判断下,有的上市公司开始逐步退出并转向投资方向,如杉杉股份开始投资电池行业,鄂尔多斯涉足钢铁行业,这种现象在纺织业公司中可能会越来越多。
通过简单分析,认定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企业负担,进而转移投资方向,其实是一种不够科学的决策。
人民币升值毫无疑问会对产业造成影响,但是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加速产业迁移的进程,即利润率低的一些企业会从东部迁移往中西部,或是投资转移到境外越南等国家。此外,人民币升值还能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助于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
汇率升值对不同行业的冲击恰恰发挥了通过汇率手段调整资源配置的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货币不断升值将是中国贸易品部门很多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严峻生存考验。日本当年的经验说明,为了生存下去,巨大的货币升值压力转换成了企业技术革新的压力,很多企业经受不住考验就被市场淘汰,而活下来的就成了世界最知名的供应商。
相信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会在人民币汇率调整过程中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创立自主品牌,完成由低级到高级的蜕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