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VE联合蜻蜓FM发布睡眠音乐研究 [复制链接]

1#

随着睡眠问题日益突出,睡眠经济取得较快发展,据相关研究发布数据,年睡眠相关行业经济规模超过亿。其中,音乐手段作为缓解睡眠障碍的手段,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具有良好作用,在众多智能硬件、音频APP等平台都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近日HIFIVE(嗨翻屋科技)与蜻蜓FM、锦江酒店(中国)共同发布了《睡眠音乐白皮书》(下称《睡眠音乐白皮书》),作为首份关于睡眠音乐的研究报告,即展示了现代的睡眠问题,也介绍了相关助眠音乐情况。

沉迷短视频,成为全民睡眠”头号杀手“

在《睡眠音乐白皮书》中,通过调研发现只有不到3成人群拥有健康睡眠。

不同性别人群,在睡眠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别,无论是在入睡时间,还是睡眠时长上,男性比例都低于女性。睡得更晚,睡得更少,或许这也是男生秃头更多的原因吧!

而对于不同的年龄人群,睡眠习惯上总体呈现出年龄越大,零点前入睡的比例逐步上升的趋势,年龄越大熬夜越少。

而关于人群失眠原因,除了”沉迷短视频“这一共同原因外,80、90与00后的原因各不同,00后的学业压力、90后的感情问题、80后的经济压力成为各自失眠的重要原因。

57%的失眠人群选择音乐助眠,超8成觉得有帮助

面临失眠问题,收听助眠音乐是大多数人群都会有的选择,在《睡眠音乐白皮书》的研究中,约有57%的人群选择音乐助眠。而且有意思的是90后已经悄悄加入了养生大军,在睡前泡脚助眠的人群占比达到了22.3%;而80后则开启了”养身2.0“模式,更爱通过运动缓解失眠;

在《睡眠音乐白皮书》中显示,8成调研人群觉得助眠音乐对于睡眠音乐有明显帮助。在报告中显示收听助眠音乐的人群中,半小时入睡的比例为49.4%,比不收听助眠音乐人群中半小时入睡的人群比例高出17个百分点,显示了睡眠音乐在助眠方面的切实效果.。

轻音乐是主要的收听类型,但白噪音在年轻群体中接受度更高;

虽然57%的失眠人群会选择音乐助眠,但在《睡眠音乐白皮书》中提醒,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作为睡眠音乐。

相比一般欣赏性音乐,睡眠音乐在创作手法、情绪表达等方面都较为独特,在音乐结构上,助眠音乐具有明显的“平稳性”特点,即作品表达的情绪、旋律、节奏都相对平稳。如果音乐没选好,容易产生”耳虫“效应,反而容易影响睡眠。

在睡眠音乐的类型上,目前市面上主要有轻音乐、自然音、古典乐、八音盒、白噪音等音乐类型,其中轻音乐是用户主要选择收听的助眠音乐类型,大约有49%的用户选择,其次为自然音。八音盒、白噪音等都比较小众,但随着助眠音乐应用的教育,白噪音的收听比例在年轻群体的比例较高。

睡眠音乐不止于助眠,还有更多应用场景;

《睡眠音乐白皮书》显示,在入睡时间需要20-60分钟的人群中,助眠效果尤其明显,能够帮助有效缩短入睡时间。

除了帮助更好入眠之外,睡眠音乐因其音乐结构的平稳性,能够很好的抚慰人的情绪,安定心神,也广泛的应用于宝宝哄睡、冥想课程、晚安故事等场景中。HIFIVE的市场相关同事也表示,更多的睡眠音乐应用场景也在持续的探索中。

据了解,除了蜻蜓FM之外,HIFIVE的睡眠音乐也与蜗牛睡眠、NOW冥想、梵音瑜伽、每日瑜伽等平台合作。

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们生活工作都十分重要,“助眠音乐作为缓解睡眠障碍的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也在不少智能硬件、音频应用中有使用,”HIFIVE的市场负责人说,“通过与合作伙伴发布的这份《睡眠音乐白皮书》,也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助眠音乐,正确的选择音乐改善睡眠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