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减后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管理等 [复制链接]

1#

央视财经(记者谷艳东)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健康五项管理,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工作落实的情况。

一是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校普遍(99%以上)制订了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不少地方通过制订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和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问题得到初步解决。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二是睡眠时间管理成效逐渐显现。学生睡眠管理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普遍重视,全国98.7%的学校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96.1%的小学和97.4%的初中上午开始上课时间做到“小学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的规定要求,少数地区因为时差原因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作息时间。万份家长无记名问卷反映,秋季学期有76.2%的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的规定要求,比年底有关调研结果有较大提升,有的学校还提供了午休时间和条件。总体上看,睡眠时间改善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学校手机管理得到有效落实。有99.8%的学校严格执行了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91.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手机保管装置,学校普遍提供了学生与家长必要时紧急联络的通道,秋季学期普遍做到了不再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四是着力推动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取得实效。截至年12月20日,全国32个省级地区、个地市、个区县、20多万所学校已完成平台信息填报。其中,个区县已通过平台完成了学校推荐读物的备案工作,极大地简化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备案程序。二是组织专家对各学校填报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进行研判,重点对课外读物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进行把关,通过课外读物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向涉事学校进行一对一反馈,指导学校剔除问题图书,使中小学校推荐读物得到一次全面体检和净化。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出版单位为农村学校捐赠优秀图书,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小规模学校捐赠优秀图书余册,助力后脱贫时代乡村学校图书馆(室)建设,满足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需求。

五是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已经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全国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得到有效保证,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质量得到提高。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全员上报制度,建立完善了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其中,优良率由年的26.5%上升至目前的33%,上升了6.5个百分点。各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视力不良率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五项管理”政策出台后,得到了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大家对作业负担重、睡眠不足、手机过度使用的危害形成了基本共识,对这些长期以来个别管、自发管、管不好的问题,现在形成了普遍管、统一管、科学管的良好局面,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了更好条件,对实施情况整体评价较好。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彭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