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医院较好 http://www.znlvye.com/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丨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作者丨林夕,编辑丨紫苏
当下年轻人睡觉需要几个步骤?
精油泡脚、打开香薰机、吃颗睡眠糖、戴上眼罩,闭眼。
“睡不着”困扰着很多人,90后也成了中国最缺觉,睡的最差的一代。越年轻越贪黑,睡得晚、睡得晚、睡得浅、睡不醒成为了多数年轻人的常态。
近日发布的《0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此话题很快就上了微博热搜,截至发稿,话题阅读量高达5.5亿,讨论也近5万。
56%的互联网用户表示自己有睡眠问题,3点后才入睡的大有人在。《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每天有超过万90后在熬夜,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在凌晨1点以后才入睡,睡得最少的人每天仅仅只睡4小时。
阿里曾在年发布了一组数据,在对“失眠”一词进行搜索的用户年龄分布中,年龄段在18至5岁的90后人群占到总人群的近四成,年龄在18至35岁的青年用户比例近80%。这意味着,10个失眠人中有8位是年轻人。
为了睡觉,年轻人们也想尽了各种办法:橡胶床垫、智能枕头、睡眠仪、智能手环、耳塞、眼罩、助眠糖、精油泡腾片、各种助眠APP,还有“哄睡”主播等等。
“特困户”催生出了千亿级的睡眠市场,但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睡不着?
01、睡不着的年轻人
当代年轻人有三大痛——失眠、脱发、肥胖。失眠又间接导致(加重)了脱发和肥胖。
“为什么不睡?因为只有晚上时间才是自己的,甚至有时候晚上都不全是。”在北京工作6年的YOYO对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表示,“工作这几年基本没4点之前睡过,熬夜是常态,根本还是因为穷吧。”
除了睡觉,其他时间YOYO基本都在看电脑、手机。因为工作性质,YOYO白天有做不完的PPT,经常加班到0点,只有深夜才是自己娱乐、休息的时间。看剧、玩游戏、看直播、刷抖音,不知不觉就到凌晨1点、点,有时甚至3点、4点才睡。
“到了3点,觉得自己的时间才刚刚开始。即使加班到半夜回家了也很累,但就是躺着。算不上失眠,就是不想睡。”
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深的夜。不愿睡去又通过“养生”来缓解心理负担,90后们非常愿意为助眠产品付费。
对另一位多年难以入睡的珊珊来说,睡觉颇有仪式感——泡完脚后,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精油香薰机/香薰蜡烛要营造出氛围,吃完睡眠素软糖再带上耳塞、眼罩。
“为了更好的入睡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之前严重的时候有吃过安眠药,最近买了睡眠软糖,效果还可以。”
在一系列硬件、软件的辅助下,珊珊的入睡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但大多数夜晚都放不下手机,闭眼前还要再刷会儿。”
奇葩说辩手冉高鸣在辩论中,也曾表示自己就是很难以入睡的一类人。他应对的方法主要靠饮酒和泡脚,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后来还要加上褪黑素,但都不一定睡得着。大张伟对此直言自己也这样,在咨询医生后,还加上了药物辅助。
睡不着,已成为了年轻人的常态。据Amazfit·米动大数据显示,69.3%的年轻人表示3点之后才会睡觉,34.8%的年轻人入睡时间很长,半小时之内很难进入梦乡。
睡眠障碍也不单单是一代人的问题,可以说,国民睡眠质量连年都在下降。
年的睡眠指数报告指出,中国人均睡眠时间长度为8.8个小时;进入00年,国民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9小时,相比年减少了1.58小时;入睡时间通常在凌晨左右,相比年晚睡了小时;同时,拥有深度睡眠的比例不到1/3。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郭兮恒表示,此前的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有失眠困扰的约占38%;而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有7%的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中国有睡眠障碍的比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
睡不够、睡不好皮肤会变差,还易情绪暴躁,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衰退、身体机能变差等等。但大多数Z世代“养生熬夜”,觉得现在自己还年轻,睡眠不足没那么大影响。
0、谁“偷走”了你的睡眠?
有了灯,白天黑夜没有太大区别。有了手机、互联网,我们“不愿”睡去。
“不舍得睡觉,一醒就上班了”“不是有睡眠障碍,而是太多障碍阻止我们入睡”“什么障碍?就是舍不得放下手机”……
90后是第一代网络原住民,也成了睡眠问题最严重的人群。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数据,超3亿有睡眠障碍人群中,失眠重度患者中60%以上为90后。
早在年,90后就已经出现了“睡眠不足”的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孙宏艳曾指出,从周一到周五,超过四成的中小学生睡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到了年,这一数字上升到六成。
《0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收入睡眠难两全”,赚得越多的人,往往睡得越少。月收入元及以下的人,平均每天睡8.19个小时,而月收入元至0元的人平均每天仅睡7.73个小时。
律师、企业高管和医生这三类职业人群则“熬最晚的夜,搬最重的砖”,经常因加班而晚睡。
白皮书显示,中国企业家睡眠平均得分仅为64.93分,73%的中国企业家出现过失眠情况;大部分中产阶级群体处于睡眠不健康状态;56%的互联网用户表示自己有睡眠问题。
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大致分为主动熬夜和被迫失眠,罪魁祸首是因工作压力造成的。还有九成青年睡前与电子产品难舍难离,“睡不够、起不来”和“睡了却依然疲惫”占比高达91%。
据《年健康睡眠市场消费特征及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失眠原因TOP5主要是: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环境因素、个人习惯及身体因素。
多梦、浅眠也是困扰现代人的主要睡眠问题。年轻人焦虑工作,中年人焦虑生活、子女,老年人生理上入睡难、易早醒。
除了“睡不着”、“不想睡”以外,年轻一代还存在“睡不好”的障碍。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曾将睡眠质量分为五个等级,包括甜美、舒适、苦涩、烦躁和不眠,调查显示,睡眠质量处在苦涩、烦躁和不眠区域的90后占比高达68.%,整体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
专家指出,80后、90后失眠的主要原因还是心理因素,同时与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也有一定的关系。
睡前过多地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专家表示,像手机这类自发光性质的阅读器会放射出蓝光,而这些蓝光恰恰会增强人的警觉性与兴奋性,从而导致人们的睡眠质量急剧下降。
比较有意思的是,据阿里公布的数据,1点到点间是淘宝成交的最高峰,超过36%的网购都发生在夜间,3点到凌晨3点有数万人活跃在淘宝上。
而深夜的购物车里排名前五的商品为:安神补脑类保健品、枕头、足贴、健脾益肾、头部按摩机。年轻人熬着夜,买着助眠养生用品。
此外,近几年夜经济的发展,在场景和时间上延伸消费链条,电影院、酒吧、外卖餐饮等等,都在“失眠潮”中分得了一杯羹。
03、软硬件齐上阵,“睡”出万亿市场
当一夜好觉成了奢侈品,睡眠经济正当其道。
由于城市化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更快,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早已面临“失眠”时代病症。各类睡眠书籍、助眠床品、安神饮料、催眠软件纷纷涌入市场,《时代》周刊曾估算,美国和日本睡眠创业市场的规模已超千亿美元。
国内也是如此。前几年电商、游戏、长短视频等疯狂抢夺着我们的睡眠时间,这几年,助眠市场又开始备受资本追捧。
不同代际的消费者对睡眠产品的偏好也不同。一般来讲,70后更偏爱助眠食品/保健品;80后偏好寝具;90后、95后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