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俗话说:"每天睡得好,八十不见老。"
睡眠对于人的重要性不亚于吃饭喝水,人一生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
毫不夸张地说,睡眠是人类可用来改善身体健康的最强大工具之一。
在睡眠过程中,身体会经历重要的修复过程,从而帮助抵抗疾病,治愈伤口并从日常生活的压力中恢复过来。
那么,一天中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才是最健康的呢?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间的长短非常重要。
了解睡眠分为几个阶段:
初始睡眠期:
发生在睡眠开始时,在这个阶段,眼睛移动缓慢,肌肉放松,内脏器官稳定,仍然可以认为是清醒的。
浅睡眠阶段:
已进入无意识阶段,但更容易醒来,睡眠状态不稳定。
中度深度睡眠:
意识完全消失。
深度睡眠期:
睡眠已完全进入深度阶段,一般在30分钟左右,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做梦,而且做梦的情况明显比其他非快速眼动时期的情况要多。
身体和大脑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这是身体和精神力量的最终恢复,注意深度睡眠对于稳定情绪、恢复精力和平衡心态很重要。
那么在这个阶段,人们会产生抗体,可以增强抵抗力和抗病性。
不同年龄阶段正常睡眠时间是几个小时?
(65岁以上):睡眠时间范围为6-7小时–新的年龄段组别。
(26-64岁):睡眠时间范围保持7-9小时不变。
(18-25岁):睡眠时间范围为7-9小时–新的年龄段组别。
(14-17岁):睡眠时间范围扩大至8-10小时–此前为8.5-9.5小时。
(6-13岁):睡眠时间范围扩大至9-11小时–此前为10-11小时。
(3-5岁):睡眠时间范围扩大至10-13小时–此前为11-13小时。
(1-2岁):睡眠时间范围扩大至11-14小时–此前为12-14小时。
(4-11个月):睡眠时间范围扩大至12-15小时–此前为14-15小时。
(0-3个月):睡眠时间范围缩小至14-17小时–此前为12-20小时。
温馨提示:“不同年龄段的睡眠时间是有差别的,”医院神经内科资深临床专家李宁做客新华网健康大讲堂时举例道:
如刚出生的新生儿,除了喝奶外,每天可能会睡20小时左右,随着年龄的正常,到婴幼儿时期,可能会睡10多个小时,小学阶段一般会睡8-12个小时左右。
青少年一般也会睡10个小时左右,成人基本上会睡7-9个小时左右,到了老年之后,随着身体的退化,大脑当中的一些神经递质会减少,相应的睡眠时间也会减少,睡眠会在6个小时左右。
为什么说65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是6~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6小时就够了。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
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像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核心内容:
那么,标题所说的问题,关于每天睡5个小时和8个小时的老人,如果都是有规律且身体没有出现其它异常,则都是健康合理的,没有哪个更好一说。
如果是因为睡眠习惯不好,或者疾病导致睡眠时长只有5小时,拥有8个小时睡眠的老人自然是更健康了,年龄是导致对睡眠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睡眠时间,但是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没有具体答案,因人而异!
阅读延伸:
睡眠充足的表现:
1.入睡时间短,上床后半小时内就能睡着;
2.睡着后能进入深睡眠,不轻易被惊醒。
3.很少起夜和中途醒来,少梦,醒来后迅速忘记梦境内容。
4.起床后精神充沛。
5.白天不犯困,工作效率高,思考能力和记忆力强。
睡眠不足的表现:
1.犯困,头晕,这是睡眠不足时最直观的表现;
2.浑身乏力,提不起劲,精神不济;
3.情绪异常,容易烦躁、抑郁、焦虑;
4.反应迟钝,记忆力出现偏差;
5.学习能力下降。
结语:总之,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