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越老,觉越少丨老年性失眠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失眠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增加,失眠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年的8.5小时缩减到年的7.06小时。调查显示仅35%国人睡够8小时,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老年人的睡眠问题突出。

老年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求,并且影响日间功能的综合征。据多项研究报道,中国老年人的失眠发生率在30%以上。人们总是以为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不需要长,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需要睡眠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他们每天往往要睡8~9小时才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老年人一般夜间的睡眠时间不多,经常只有5~6小时,但他们会用在白天打瞌睡浅睡的方式来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

老年失眠症病因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

1、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功能逐渐减退,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中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心内神经元血管加压素的表达降低,都会改变睡眠结构,使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还可导致睡眠调节功能的下降。另外,老龄相关的晶状体浑浊可使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对睡眠觉醒节律的调节能力下降。

2、原发性睡眠障碍

原发性睡眠障碍是一类非药物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碍,多见于老年人群,包括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患者可表现为失眠、白天嗜睡、夜间活动和不愉快的躯体感觉等症状。

3、躯体疾病

老年人躯体疾病多样,导致失眠症的躯体疾病主要有:①疼痛,如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骼肌疼痛和其他疼痛情况;②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悸、夜间呼吸困难、夜间型心绞痛;③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鼻塞);④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病、便秘、腹泻和肛门瘙痒;⑤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潴留、膀胱排空不完全、尿失禁;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⑦其他还有瘙痒、妇女绝经后的潮热等症状。

4、心理因素

精神和心理因素是影响老年失眠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心理更脆弱且无助,老年人往往会感觉寂寞和孤独。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产生悲观和伤感等负性情绪。过于担心家庭事务,但又力不从心,使得老年人容易抑郁和焦虑。

5、行为和环境因素

失眠症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存在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夜间焦虑和非功能性睡眠行为等问题。患者表现为对失眠结果的扩大化,担心失眠会导致严重的疾病,造成身体实质性损伤,并且将不良情绪归咎于失眠。在老年人群中,白天小睡、提前上床、上床后活动(看书、看电视)、吃的过多、缺乏运动和久坐等均可能导致失眠症。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分析称,老年人睡眠较轻、易醒,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睡眠质量也会受到相应影响,影响包括白日嗜睡、日夜颠倒、损害认知功能、加重记忆障碍、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跌倒发生率等。另外,失眠还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有关。

参考资料:

Mayoclinic/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世界男性健康杂志/中华医学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