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导语:睡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同时也是身体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睡眠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有些人觉得每天睡太久就是在浪费时间,只有懒人才会这样做。实际上,保证充足的睡眠就是在为健康奠定基础,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体质会越来越差,而且还会影响精神状态,甚至导致精神障碍。
很多人都知道熬夜有害健康,但每当夜晚降临的时候,总是无法抵挡住诱惑,熬夜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还有一部分人工作比较拼,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找到灵感。总的来说,每天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而熬夜。
专家指出,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往往对健康损害较大,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熬夜有害健康,但鲜有人知究竟几点不睡觉才能称得上熬夜,一起看看吧。
一、睡眠的重要性
1、首先,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佳方式,在夜间,身体代谢速率降到最低,这样才有利于各器官自我修复。
2、睡眠有助会保护大脑、恢复精力,睡眠充足的人,第二天起来精力较为充沛、办事效率高、思维敏捷。反之,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精神异常、焦虑,甚至出现幻觉。
3、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恢复。人体在睡眠过程中各组织器官修复速度明显加快,而且能够快速地将各种病原物质消除。
4、促进生长发育。对儿童来说,良好的睡眠至关重要,因为在睡眠期间释放的生长激素最多,有利于促进儿童生长。
5、促进长寿、预防衰老、保护心理健康,同时还有利于美容养颜。在睡眠过程中,面部血液流速加快,有利于皮肤表层细胞再生。
然而,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熬夜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哪怕困到眼睛都睁不开了,仍要坚持熬夜到天明,争分夺秒地玩手机。
二、熬夜几乎成为常态
从科学角度讲,熬夜指的是一夜不睡或夜深了仍不睡觉,当然,也泛指通宵或忍困不眠。其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白天不断地从事各种工作,甚至加班工作至后半夜。第二种理解为,白天休息,晚上集中精力从事相关工作,直至后半夜,或工作到第二天天明,甚至连续好几天持续工作,这种作息方式,统称为“熬夜”。
这种作息方式与严重背离自然规律,我们常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长期熬夜,对健康势必造成严重损伤。因为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多在睡眠期间生成,长期熬夜,肯定会对生长激素分泌产生影响。
三、几点睡觉算是熬夜?忠告:不是11点,也不是12点,平时多注意
有人认为晚上10点睡觉最为合适,如果到11点,12点还没睡,那就是熬夜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所谓熬夜并不意味着到点就睡,而是泛指那些长期作息不规律、周期性紊乱、早晚不规律人群。
所以,良好的睡眠分为两种,第一是充足的睡眠,第二就是充足而且有规律的睡眠,只要满足这两种条件,就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熬夜。
举例来说,你习惯早上5点睡到下午1点,而且已经睡够8个小时了,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已经达到标准,即便是凌晨5点才睡,也不能算是熬夜,只是睡眠延迟而已。看到这,有人会问了,只要我有规律的睡觉,就可以随时睡觉吧?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每个人生物钟不同,因此对是否属于熬夜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对普通人来说,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即可,晚上8,9点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时能够保证7-8小时睡眠时长,就属于正常睡眠状态。
有的人会说,10点以后或者12点睡觉就会感到头疼、神经衰弱,对这类人群来说,还是尽早睡觉比较好。一般来说,10点以后睡觉对身体影响不大,但最晚睡眠时间还是不要超过12点为佳,否则可能会导致生物钟紊乱。
四、长期熬夜的危害
1、首先会损伤皮肤,长期熬夜会导致皮肤干燥,产生皱纹和色斑。
2、熬夜会直接损伤眼睛,导致眼疲劳。而且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暂时性视力下降,如果通宵熬夜,可能还会出现视力模糊等严重情形。
3、经常熬夜胃酸分泌较为旺盛,可能诱发胃酸、胃痛等问题,甚至导致胃溃疡。
4、经常熬夜会损伤大脑健康,导致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
5、经常熬夜,会导致身体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身体得不到休息,各器官组织修复时间就会被拉长,身体抵抗力会显著下降。
五、熬夜会影响减肥吗?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熬夜会直接影响人体肠胃消化功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刺激食欲上升,人体摄入过量食物,也会加速体内热量堆积,从而导致肥胖。
其次,长期熬夜会直接影响身体代谢功能,一旦代谢出现异常,人体内的垃圾毒素无法被及时有效排出,从而堆积在体内,导致人体臃肿肥胖。
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异常,各种激素分泌出现紊乱,某些生长类激素还会刺激人体,导致肥胖症状出现。
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熬夜,平时可以采取合理适当的方式进行减肥,并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整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少吃高糖、高热量食物。
结语: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必须维持良好、规律的生物钟,而良好的睡眠习惯是调节生物钟最佳的方式,如果睡眠不足,导致人体组织器官不能高效稳定运行,就无法给身体各部位及时输送营养,从而更容易诱发各种慢性疾病,或靶器官衰竭症状,严重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