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妈妈的留言,大概是说之前宝宝睡眠非常正常,有时候晚上能一口气睡5-6个小时的大觉,但是就在最近几天宝宝突然开始夜醒频繁,几乎是一个小时醒一次,一晚上能醒7、8回,每次醒来如果抱着哄是行不通的,必须吃奶,但是吃奶又不好好吃,只是嘬两口就睡着了,实在太折磨人了,妈妈一晚上都在哄睡和喂奶中度过,困倦不堪。
我和妈妈仔细的分析了影响夜间睡眠的各方面原因后,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后来妈妈着急的说了句:我还有十几天就要上班了,这可怎么办呢!
听到妈妈这么说,我终于明白了宝宝为什么这么反常了。
原因只有一个:宝宝的分离焦虑。
后来和其他职场妈妈求证发现,很多宝宝都会在妈妈上班之前的那段时间里突然出现睡眠问题。
分离焦虑是婴儿情感和认知发展的里程碑,反映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妈妈分开时产生的焦虑、不安以及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婴幼儿6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现,10-18个月的时候达到顶峰。
分离焦虑从字面上就能够解读出宝宝的情感需求,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在妈妈的肚子里,出生以后一直和妈妈形影不离,当突然发现要和妈妈分离的时候,对于弱小无助的宝宝来说,当然是无法坦然接受的事情。
此时,宝宝会表现出以下典型的行为:
妈妈一离家宝宝的视线,他就会大哭大闹宝宝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和哭闹所以我们能发现之前宝宝还能和陌生人微笑、让其他人抱抱,但是在分离焦虑期的时候,宝宝会认生,拒绝离开妈妈的怀抱。
婴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
1、客体永久性概念还没有形成
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理解物体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虽然“自己”不能感知到,但是他们仍然是存在的,这个概念会在宝宝18-24个月的时候彻底形成。-------摘自《透视0-3岁婴幼儿心理世界》
因为宝宝还不知道暂时看不到的东西其实是存在的,所以当妈妈进入另一个房间短暂离开的时候,当妈妈在宝宝6个月重返职场,早上出门晚上回来的时候,当宝宝看到妈妈消失在那扇门后面的时候,宝宝就会以为妈妈不见了,消失了。
宝宝焦虑、不安、哭闹就可以理解了。
2、安全母婴依恋关系发展的需要
婴儿和父母,尤其是妈妈在生物上具有先天的互相依恋的倾向,对婴儿而言,依恋能确保他们的心理社会和生理需要被满足。-------摘自《发展心理学》
当宝宝出现分离焦虑的时候,他会通过哭闹等行为来表达需求,以此获得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