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乙肝患者睡眠质量过差,怎么办5个方法改善 [复制链接]

1#

乙型肝炎病人由于情志不悦,悲观恐惧引起睡眠质量低下,长期处于睡眠差带来的深度疲劳中,甚至陷人心情烦躁,个别更导致忧郁症。长期服用安眠药,勉强催眠提神,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且有些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和肝病交织在一起,会加重病情。单纯依靠安眠药,不注意精神治疗和生活调摄。往往影响疗效。告诫患者千万不要踏入安眠药的泥潭。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回归古人的中药调理。中医治病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失眠一证,多因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因素所致。“睡眠先睡心”,养心安神、补益心脾,疏肝清热,化痰安神,和胃安神等等,治法纷呈。临床常用天王补心丹、归脾丸、龙胆泻肝丸、黄连温胆汤、半夏秫米汤、交泰丸等经典调理方剂,固本清源,提高睡眠效率——花比别人少的时间,睡出比别人好的精神状态。

根据“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人与自然界是同步的,尊重自然,合理作息,至关重要!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推崇“三要素”,一是方位:床的方向南北向,睡眠时体内经脉气血的循行走向便与地球的磁力线相一致,体内气血流动畅利,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二是睡姿:人右侧睡,有利于血归于肝,因中医讲“肝藏血”,还能使胃中食物顺利地进入十二指肠、小肠进行消化吸收,也有利于气体通过降结肠、乙状结肠排出体外。右侧睡时可抱一个枕头,将左腿微屈,膝搁于枕头上,右腿稍直,使下肢肌肉放松。三是枕头:枕头不宜太高,太高易使颈部与胸部的角度减小,影响喉头通气。上床时间最好在晚上9~10时。

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并做足底按摩,脚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双脚是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三阳经的终止点。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气血失衡,泡脚促使气通血活,阴阳平衡,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良好的睡眠是最全面的休息,是保养元气的手段,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乙型肝炎病人发现睡眠不佳,治疗贵在早,切不可急于求成。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自然显出疗效,晚上睡眠充足,白天必然神清气爽,有助于肝病的康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