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个月女婴趴睡窒息而亡你还在为睡眠训练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5824577.html
00B2AB2A9

痛心!三个月大的女婴因为被妈妈迷信所谓的睡眠训练,最后自己翻身过去后趴睡窒息而亡!

事发时,她的妈妈还在视频监控看到后因为担心“进去看娃就是睡训功亏一篑,将来还得复训”,就一直没进去,还在群里发视频问别的妈妈,最终导致错过*金抢救期女婴窒息而亡。

图片来源:微博

为人父母者,每次看到类似这样的悲剧内心总是不寒而栗,关于更多的细节我就不再赘述了,同时也请大家在气愤的同时保持理智,避免对这位妈妈造成二次伤害!而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让更多的新手妈妈从婴儿睡眠训练的误区里走出来!

PS:这篇文章是我和儿科医生小包子的妈妈谨慎整理后发出的,请大家放心查阅!但还是希望爸妈们牢记,医院的儿科医生和专业的母婴护理专家才是正道!

在事故发生时,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解锁趴睡”。

其实,但凡有点常识的妈妈们都应该明白,趴睡对低月龄宝宝的危害有多大!美国儿科学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曾反复强调:对还不会实现°自由翻身的宝宝来说,最安全的姿势只有仰卧。

是的,看清楚了——只有仰卧!侧睡都不行,更何况是俯卧和趴睡!

所以,哪来什么所谓的「解锁趴睡」?SIDS了解一下?

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ninfantdathsyndrom,SIDS),又称童床猝死(cotdath),国际上对其的定义为:婴儿突然意外死亡,死后虽经尸检亦未能确定其致死原因。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名婴儿死于SIDS;日本报告的广义SIDS发病率为0.4‰~0.5‰。SIDS的发病年龄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2周~1岁之间。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其发病率比起其它一些婴儿期可能经历的疾病要低很多,但SIDS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婴儿没有明显异常,时间常在深夜至清晨,多发于秋季、冬季和早春时分。几乎所有猝死都发生在婴儿睡眠过程中,致死率极高,多数在发现时婴儿已经死亡。

导致SIDS的原因并不明确,不过有初步的结论:研究者认为有几项因素的重叠可能更容易导致这一惨剧发生。

趴睡有窒息风险是明确写到书里的,因为趴着睡是最容易窒息的方式,而且吃下去的奶会倒灌导致窒息。

除了最致命的「趴睡」,还有常见的这七大睡眠训练误区,你们都知道吗?

6个月以下的宝宝是不能做睡眠训练的。同时,6个月以下的宝宝还可以分为两类:

4个月以下的婴儿,比起睡眠训练,专家称之为”睡眠生存”更为恰当一些;

4-5个月大小的婴儿,与睡眠训练有所不同,对这个月龄段的婴儿的睡眠干预叫做”睡眠调整”。

0-4个月——「睡眠生存」Tips:

按需喂养你的宝宝

抓紧宝宝睡着的时间休息,或者找家人照看宝宝,保证自己有5小时以上较充足的睡眠时间

如果用背带或者背巾可以帮助平静安抚下来,甚至入睡,那么在这个阶段可以多用这种baby-waring的方式

奶睡、抱睡、摇睡甚至是在他的推车里……只要能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无论哪种方法都可行

图片来源:网络4-5个月——「睡眠调整」Tips:

可以开始选择按需喂养或者按时喂养,喂养的间隔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决定。

帮助宝宝营造快乐正向的睡眠环境

如果宝宝可以翻身了,就不能用襁褓了

开始记录睡眠日志,观察宝宝的睡醒规律

注意观察宝宝的昏昏欲睡的睡眠信号。

6个月+「睡眠训练」Tips: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跨过了4-5月份的里程碑,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做睡眠训练了(ps:在真正开始睡眠训练前,首先务必去医生那里检查,保证宝宝不存在任何健康问题!)

不必突然戒掉所有夜奶,你可以先分析一下,安抚夜奶对孩子来说是否有必要

如果你的宝宝入睡困难的话,那么可以尝试将他轻轻放到床上,安抚入睡

宝宝一般都需要经过浅层睡眠才可以真正睡着,他们需要大人照顾才能入睡。

宝宝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的短,而且浅层睡眠时间较长。夜间宝宝有较多的易醒期,而且很难再睡着。

“一觉到天亮”在医学上的定义是“连续睡5小时”。

在6个月之前,宝宝一般一夜醒两三次;6~12个月大时,醒来一两次;1~2岁时,一夜醒一次。

图片来源:网络

在6个月之前,宝宝每天睡眠时间一般是14~18个小时;3~6个月时,一般是14~16个小时;6个月到2岁时,一般是12~14个小时。

宝宝的睡眠习惯更多是由他的“独特个性”决定的,而非取决于父母的夜间照顾。宝宝醒来不是你的错。

不管是大人还是宝宝,都是有一个入睡的程序的。但每个人的入睡习惯不一样,可以是泡个热水脚、一支舒缓的轻音乐、一杯温热的牛奶、一本书......

一切设定成嗜睡的环境,都是睡前的先决条件,而我们的宝宝也是同样的。

图片来源:网络

基于低月龄的宝宝他们本身是没有睡眠的概念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你可以通过一些暗示,给宝宝传达一个“你该睡觉了”的信息:

睡前给宝宝洗个热水澡

房间的灯光调至黑暗

给宝宝播放或浅吟一首轻柔舒缓的音乐

喂奶或给安抚奶嘴

读一些合适的睡前绘本

按照以上的程序,长期坚持下来可以为宝宝的长期睡眠状况,带来巨大改善。

当然,情况因人而异,若你家的宝宝依旧是个睡渣宝宝,那么只好另辟蹊径了,但是请注意!安全第一!

科学研究表明,4个月后的宝宝的大脑会开始分泌一种人和哺乳动物共有的夜间激素,也就是褪黑素。

所以当宝宝大脑开始分泌褪黑素时,这个时间段会是一个绝佳的睡眠窗口,可以加快促进宝宝入睡的几率。

可若你一不小心错过了那个窗口,哪怕是短短的一分钟,大脑就会停止生产的褪黑素,并开始制作皮质醇激素,皮质醇激素会让大脑产生兴奋作用,就好比我们熬夜爆肝专用的浓茶、咖啡,甚至是红牛。

图片来源:网络

宝宝如果劳累过度,那么在她身上也会出现类似的反应/p>

抱着才能睡着,沾床就醒

处于一种兴奋、暴躁的状态,甚至大肆哭闹

月龄较大的包包频繁地揉眼睛、打哈欠

处于愤怒的小鸟的状态,无法被取悦

我们不建议在宝宝最糟糕的时候对他们进行睡眠训练,何为糟糕的时候,也就是不合时宜的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

例如以下几种情况:

6个月龄以下的宝宝

正在生病或情绪状态不太好的宝宝

正在出牙的宝宝

正准备带宝宝出门度假

你无法长期和宝宝待在一起(比如你即将和宝宝暂时分开一段时间的时候)

想过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睡眠环境吗?以下总结性的这几点你都做到了吗?

无论是短时间的小睡还是夜晚的酣眠,都让婴儿保持平躺仰卧的姿势睡觉,背部接触床垫。

为宝宝使用坚韧平坦的床垫,例如有安全认可的婴儿床的配套床垫,用柔软舒适的床单铺上。确保睡眠区域内没有其他床上用品或柔软的物品。

至少在宝宝半岁到一岁的期间,与他分享你的房间,让他在你的房间里并且靠近你的床。

不要将柔软的物品、玩具、婴儿床保险杠或宽松的被褥放在婴儿身边或睡眠区域的任何地方。

考虑为宝宝提供小睡和夜间睡眠的安抚奶嘴。

睡觉时要注意给宝宝营造一个适宜的温度

避免使用市面上声称可以保护婴儿安全睡眠的产品,如果一定要用,请确认其安全等级。

不要因为过于担心而在家里对宝宝使用心脏或呼吸监测仪。

当他醒着并且有人在看时,给宝宝充足的趴着的时间,用肚子接触地板、床等。

另我们的低月龄宝宝没有任何自理能力,爸妈和家人的看护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最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了。

相信很多睡渣宝宝都喜欢“奶睡”,毕竟,母乳是宝宝的生命和精神的食粮,它是如此珍贵。然而,一旦宝宝到那种没有母乳就不能入睡的地步,这可能会成宝宝睡眠训练的灾难。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你的宝宝(6个月以上)夜里醒来4-5次,而且每次都要吃奶2-3分钟后才能睡着,那么“恭喜”你,他已经成功养成了“奶睡”的习惯了。

然而事实是,用我们现在很通俗的一句话来说,他馋的其实不是你的奶,而是你的身子,这就是涉及到了安抚奶嘴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始锻炼宝宝如何戒掉奶睡的习惯。

以下这些小技巧,可以参考一下:

尝试在开始其他睡前程序之前喂奶,并开着灯,或去另一个单独的房间

喂奶之后,换换尿布或者读几本书来帮助宝宝打破需要“安抚奶嘴”才能入睡的习惯

喂奶之后,让爸爸完成最后的哄睡程序

好了,关于宝宝睡眠训练误区,包爸和包妈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最终目的便是希望妈妈们能引以为戒,不要深陷“睡眠训练”的误区!

-

关于此次悲剧,包爸还想再多说几句。

包妈作为儿科医生,其实每天都忙于看不完的急诊,面对此次悲剧,他们同样感到痛心,因为他们本可以在这个领域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意见和科普知识的,但是现在市面上良莠不齐的“母婴机构”渐渐模糊了他们的存在,于是造成了现在这种信息不对等的现状。

但在专业逐渐细分的今天,专业领域信息不对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即使如此,我们的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仍然需要来自专业的声音。因为,发出专业的声音,也和专业本身的发展一样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

此次悲剧,可能需要反思的不仅是为人父母们,还有广大儿科医生、母婴护理专家,甚至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在救死扶伤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要输出专业的声音,去匡正错误的舆论呢?

包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任何一个具备专业能力的人,都应该在这个嘈杂的环境中发出社会需要的声音。

言尽于此,愿悲剧不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