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新媒体管家
我是王石云月,婴幼儿睡眠咨询师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育儿以及其他有意思的事情
在我接触到的许多睡眠咨询的案例中,有很多家长会提到宝宝在之前已经能够睡整觉,整体睡眠情况也很好,可是突然到某一个时刻,睡眠就变渣了,什么哄睡难、夜醒、小觉短一下子全出现了。
而这种原本睡眠正常的宝宝睡眠会突然变差,开始出现频繁夜醒、小觉不规律、小觉变短或是拒绝小觉等睡眠问题,通常被认为是正在经历睡眠倒退(sleepregression)。
虽然所谓的睡眠倒退期在学界并没有相关的论述,虽然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发生在这个宝宝身上的问题,未必会发生在那个宝宝身上,但在诸多家长的亲身经历中,确实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些特定的时刻。
大众普遍认为的睡眠倒退期有5个,分别是4个月的睡眠倒退、8~10个月的睡眠倒退、12个月的睡眠倒退、18个月的睡眠倒退,和24个月的睡眠倒退,每个睡眠倒退期大概持续1~4周。
今天,就先来介绍一下4个月和8~10个月的睡眠倒退。
4个月
睡眠倒退
发生时间
通常是4个月左右,但3~5个月时发生的睡眠倒退,普遍都会认为是4个月的睡眠倒退。
可能的原因
1.睡眠模式的改变
新生儿的睡眠大致分为活跃睡眠期(Activesleep,类似于成人的快速眼动睡眠REM)和安静睡眠期(Quietsleep,类似于成人的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两个阶段,各占睡眠时间的50%左右。
虽然常常用稍大的孩子或成人的NREM来类比婴儿的安静睡眠期,但这两者还是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比如相比稍大的孩子或成人,新生儿的安静睡眠期中会集中出现很多慢波睡眠(即我们日常所说的深睡眠)。
到了3个月左右,婴儿的NREM会发展出深和浅两个阶段,到6个月左右,婴儿会发展出成熟的NREM,随着年龄的增加,REM和NREM中的深睡眠所占的比例都有所减少,NREM中浅睡眠的比例逐渐增大。
图片来源:好睡宝制图
2.并觉
在小婴儿阶段清醒时间很短,基本上吃了睡、睡了吃,一天重复2~3小时一次的吃-睡循环,不分昼夜,但随着昼夜节律逐渐建立,清醒时间逐渐拉长,宝宝的作息逐渐发展为白天睡3个小觉,夜晚会有一个长觉。
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作息来安排小觉和夜觉,很可能已经不符合宝宝当前的生理规律,进而出现哄睡困难。同时,这个阶段宝宝的睡眠能力还不成熟,在睡眠中短暂觉醒后,靠自己很难睡回去,常常需要大人帮忙。
3.认知发育
在四个月左右,婴儿开始逐渐掌握因果关系的概念。他可能是在某次摇铃注意到铃响的时候,或是某次踢床发现床晃动的时候,理解了因果关系的概念。一旦婴儿明白自己的一些行为可以引发有趣的反应,他就可能会继续不断地尝试。
在有些文章中提到,如果婴儿一直是靠吃奶或者抱哄安抚入睡,当他出现短暂觉醒无法自己睡回去的时候,就可能会用反复的哭闹让家人复现入睡时的条件,帮他入睡。
4.大动作发育
在3~4个月,婴儿开始逐渐掌握翻身技能,不止白天清醒的时间会练习,甚至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也会因为一个翻身把自己给弄醒。
改善策略
1.继续之前的安抚方式,但不增加安抚强度
无论之前采取的是何种哄睡方式,在这个阶段可以继续沿用之前有效的方式,包括奶睡、抱睡,同时可以采用比如瑜伽球、躺喂、摇椅等形式,减轻抱睡、奶睡的负担,需要向家人朋友求助的时候,千万别自己一个人硬撑,要先保证不要让自己情绪崩溃。
另外要强调的是,不要把安抚强度升级,比如以前拍拍睡有效,那就继续拍睡,不要因为睡眠倒退就将拍睡升级为抱睡或是奶睡。
图片来源:好睡宝制图
2.尽量保证作息规律
在任何睡眠调整的策略中,规律作息都是第一步的,虽然宝宝现在正在经历睡眠倒退,但不能因为睡眠倒退就无视规律作息。
可以先从夜觉入睡时间着手,结合清醒时间逐步确定一天作息的大致范围,同时要制定一个planB,即使有一环稍微打乱作息,比如某个小觉只睡了30分钟或是根本没哄睡,接下来的作息也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
3.建立睡前仪式
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仪式,并保证一致性。
通过一系列固定、轻松、愉悦的活动,给予宝宝一系列信号,不仅可以引导宝宝的情绪做好向入睡过渡的准备,还可以让宝宝逐渐懂得这些步骤进行完就是入睡时间。
4.培养睡眠能力
解决睡眠倒退的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提高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
在宝宝出现吃手这样自我安抚的行为时,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在哄睡阶段,可以尝试迷糊放床而不是完全睡着再放床,让宝宝在床上完成最后入睡的过程。
8~10个月
睡眠倒退
发生时间
通常发生在8~10个月之间,但也有将7个月时的睡眠倒退也归到8~10个月的睡眠倒退期。
可能的原因
1.大动作发育
在8~10个月,宝宝会经历身体发育的新里程碑,各种大运动疯狂发展,爬行、独坐、扶站、甚至扶走等。相应地,宝宝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这些新技能,甚至包括睡眠时间。
很多家长的体验是,宝宝会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坐起来,或是扶着小床站起来,又或是在床上爬来爬去,到处翻滚,不愿意睡觉。
随着宝宝对新技能的掌握越来越熟练,由大运动导致的睡眠干扰也会越来越小。
2.并觉
这个阶段,宝宝也正在经历3觉并2觉的并觉期,大多数宝宝这一次并掉的都是*昏觉,表现出来的状况,常常是到*昏觉的时候很难哄睡,然而不睡*昏觉又撑不到夜觉入睡的时间,过度疲劳引发夜醒。
3.认知发育和分离焦虑
8~9个月的婴儿开始真正掌握物体永存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宝宝们开始明白一个物体离开他们的视线,不代表不复存在,只是暂时离开他们的视线。而认知物体恒存性水平的发育和这一阶段出现的分离焦虑有很大的关系。
宝宝会变得很黏人,一旦发现妈妈离开就会烦躁不安、甚至哭闹,很多家长的体会是宝宝会醒来查岗,仿佛自带小雷达,一旦妈妈离开房间立马就醒。
改善策略
1.白天充分练习
在白天宝宝清醒的时间段,尽量多让宝宝练习新的运动技能,不要总把宝宝抱在怀里或者放到推车里。可以尝试用玩具、或是语言引导宝宝练习,加强他对新技能的掌握。
2.规律且适当灵活的作息
在这个阶段,宝宝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忽而三觉,忽而两觉的作息,最好建立几个可选择的小睡时间表,并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最好是交替安排2次小觉与3次小觉(第3次小睡最好是猫睡)。因为两个小觉可能让宝宝太累,隔天的三个小觉正好可以帮他补觉。但是一定要确保每天都有小小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小觉的时间越来越长。
3.稍多的陪伴
如果宝宝特别黏人,可以每天稍微增加和他互动的时间,随着宝宝逐渐理解父母的离开和返回,并且能够知道父母大概什么时候会回来,对分离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4个月和8~10个月的睡眠倒退期就先说到这里,明天,我会继续分享另外三个睡眠倒退期的内容
Reference
理查德·法伯.法伯睡眠宝典:如何顺利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M].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