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睿欣规律睡眠,一定要帮孩子养成的习惯 [复制链接]

1#

疫情在家,你有为孩子的晚睡问题头疼吗?小编也是啊。春节在老家待的太长,四岁的大宝养成了看电视很晚才睡的习惯。回到城市她还是十点半睡,早上拽不起来。读了《管教的智慧》中睡眠规律的几个故事,好被触动,开始新一轮训练她的睡眠习惯。

在管教孩子的内容里,有一个果效最大,而且持久,比较不容易被环境改变的原则,根据我的观察,反而最被父母轻看,忽略,或者错误使用。这原则,就是规律性重复的原则。

规律性重复,说穿了,其实,就是规律的培养,俗称习惯。

许多父母觉得管教孩子困难,越大越难,原因不是父母没有管教技巧,也不是孩子不受教,而是因为当孩子年幼时,没有把建立一些必要的习惯当成管教的重点之一。

身体的规律——睡眠,就是其中特别显著的。

有些小小孩的家庭到了天黑该上床的时间就开始进入紧张气氛。大人,小孩,都进入备战状态。从妈妈宣布要上床的那一刻起,大宝小宝精准地开始喊肚子饿,要听故事。或者,看妈妈的表情好像欣赏默剧。或者,突然患了重听。全家摇滚乐,上下,东摇,西晃。

最后,一地玩具没收,桌上点心吃得乱七八糟,爸爸妈妈满眼血丝地吼,小孩满脸鼻涕地哭。如果有爷爷奶奶同住的,还加上老人家的叹气:“这样叫孩子怎么睡得好?难怪长不高!”

有些妈妈最后的结论是:“没办法,孩子像我,是夜猫子,越晚精神越好。”

没错,有的孩子天生爱早睡早起,有的爱晚睡晚起,我家三个孩子,也有猫头鹰,早起的鸟,和乌龟。可是,当他们还是小小孩的时候,睡觉起床时间就在依着父母所设定的规律里面,用蹲的,飞的,爬的,走到今天。

两个大的都是青少年了,高中最后一年面临申学考以前,无论在家或在外头上学,周间,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多半还是晚上九点钟半十点就回房。

这一个睡眠的规律,在小小孩的时候,看起来好像只是让爸爸妈妈方便,但多年后,当孩子走入青少年时期,我才了解到益处实在很多。

首先,是规律的睡眠,才能有充足的睡眠

有人告诉我:“我家孩子很规律呀!每天十一点睡,十一点起,没什么不规律呀!”如果你打算在家教育,而且你的私塾是十一点打钟,那没有问题,将来,还要保证他参加任何活动,打工,都是十一点以后的事。否则,总有一天,你还是要调整,或是天天和孩子打仗。

一早就为了喊起床搞得乌烟瘴气,最后,还要到处学习怎样解决孩子早上起不来,老是迟到的问题,并不罕见。

睡眠的规律,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训练,而是每天的累积。

其实孩子的睡眠规律,越小越容易调整。

美国的义务教育从幼稚园大班开始,之前都是父母掏腰包付钱上学,因此规矩比较松散,迟到不会受罚。我印象极深,从前女儿念幼稚园时,班上有一个孩子天天都迟到一个半小时,听他妈妈说,那孩子每晚不到十一点赶不上床,所以早上怎么死拉活扯都下不了床。

问她为什么不调整,她说试过,太辛苦,因为他们夫妻都晚睡,孩子不肯先上床,想想算了,等孩子大一点,非早起上学不可时再说吧!

后来那个孩子到了小学,我的孩子又和她同校,还是常常迟到,而且总是嘟着嘴生气进教室,一副醒不过来的样子。

规律睡眠,不应该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事。好的睡眠习惯,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学习力都增强。

我特别要奉劝那些觉得自家孩子很好动,每天很难压上床,老是很晚睡的爸妈,这个代价付上,绝对值得,不要妥协。

想清楚一些,其实,父母不是在帮助孩子做早睡晚睡的选择,只是在为他们调整时差,建立早睡早起的规律睡眠习惯。

其次,规律睡眠,让孩子的情绪比较稳定

老二从小情绪起伏控制都困难,偏偏这孩子又是猫头鹰体质,晚上摸东摸西不睡,早上醒不过来,然后起床气非常厉害,有时候一闹可以闹好久。当初训练她时,我费神费力,几乎放弃。但是,像调时差一样,有人三天就过,有人要三个礼拜。无论如何,孩子的挣扎也会疲倦。疲倦,就带来改变。

不知不觉,我昏天暗地得忘了数日子,老二已经进入对的睡眠规律。

不知不觉,她的起床气已经消失。

两个大女儿渐渐成长,有个星期五去教会参加青少年小组聚会回来,突然要求说要熬夜。“以后星期五可不可以随便我们几点睡,星期六随便我们几点起床?”她们问。

我笑笑:“谢谢你们尊重权柄,我也从权柄释放这个自由给你们。”两个女儿听了一脸灿烂,还得意的把小弟弟准时送上床,向他道晚安。

第一个熬夜的星期五晚上特别美丽兴奋,但隔天,第一个熬夜之后的星期六,一个头痛,一个无精打采,两个人都不停莫名地被激怒。

几次尝试之后,理性的老大立刻发现为了撑着晚几个小时睡,她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精神奕奕,自由自在的星期六。

“不值得!”她嘟着嘴说,“好不容易盼到周末,却成天头昏脑胀,又累又倦。”

是啊!平常需要规律睡眠好让自己可以在学习上冲刺,放假,好像也需要规律睡眠换得“享受”的体力。这些结论,在我和平静后的两个大女儿讨论时,自然地从她们自己的思考里流出。

那么多年的定时定量浇水后,她们第一次明白,原来睡眠的习惯不是规定,而是基本条件。而自由也没有因为挫折而放弃。

后来,她们自动微调,星期五仍然比平常晚睡,但不过份放纵。我发现,孩子们因着长期的睡眠规律,有了很好的底子,反而在需要弹性的时候,拥有调整的生活弹性。

规律,让孩子们可以活得更宽,更有本钱。

—END—

往期精华文章推荐:

1.在家玩什么?国家队体能教练,推荐给孩子们的11个感官游戏

2.用尽了各种育儿招数以后,发现还是“吼”最有效?

3.祝福,是给儿女一个百分之百的专注时刻(附音频)

4.“没有办法时,就要去找丹玛医师。”

点击“阅读原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