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婴幼儿的15个睡眠误区,你中招了吗 [复制链接]

1#

一妈有话说

对于宝宝来说睡眠可以说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妈妈们在宝宝的睡眠问题上会产生很多的误区,或者因为这些误区与家人产生了很多矛盾。有的妈妈在后台建议我将这些常见误区整理出来,今天一妈就将这些误区分为三篇文章写出来,希望对妈妈们有所帮助。

误区1:孩子晚上睡不好,那是因为白天睡多了

真实的情况:对于小月龄的宝宝,他们需要的睡眠量是非常多的,晚上睡不好,很有可能是白天没睡够,困过了,越困越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了也非常敏感,很容易惊醒。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孩子白天别睡,攒着到晚上睡个好觉”这样的蠢话,你可千万千万别当真!不会有任何医生、专家、书籍会告诉你宝宝白天不需要睡眠。

一妈准备了一张参考表供你查看比对:

不同月龄宝宝睡眠需求量对照表

误区2:孩子自己困了就睡了,不需要哄

真实的情况:婴儿不具备自主入睡的能力,自主入睡是一种能力,像走路一样,需要后天习得,需要父母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帮助他学会自主入睡。早早规律作息的宝宝可以在很小月龄时达到不哭不闹自主入睡的水平。而一些睡眠不被家长重视的孩子甚至到了2、3岁还要哄很久都不睡!

误区3:孩子可以睡很长时间就像月子里那样

真实的情况: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孩子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睡眠的时间越来越短,尤其在头一年,甚至几天一变。月子里孩子全天都在睡觉,2个月以后开始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的问题就会冒出来,你可以选择无视这些问题,但它们不会凭空消失,反而会因为积压不解决而变得越来越棘手!

误区4:孩子只要想睡就让他睡,睡越久越好

真实的情况:白天的小睡单次时长即不能过少,也不能过长,基本在1.5-2小时单次为佳。低于1小时或者超过3小时都是不合适的。

低于1小时,会导致宝宝每次都没睡够,疲惫积压,到*昏或者夜晚睡前爆发,变得很烦躁很难哄睡。俗称:*昏闹

超过3小时,会容易让孩子日夜颠倒,晚上很晚睡

*昏过后(6点以后)的小睡不宜过长,控制在1小时内为佳,否则容易影响到夜间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

如果,有的宝宝早晨的小睡睡得有点少,都不要紧,可以在中午/下午的小睡多睡一点点。

误区5:孩子现在不睡,说明他不困

真实的情况:孩子的睡眠信号如果没有及时抓住,越到后面越难哄睡,很多情况下孩子不睡哭闹,不是因为他不困,而是他困过了,变得异常敏感,入睡困难,事实上他急需入睡。

“抓住睡眠信号”,这简直是哄睡成功的*金杀手锏。

但是每个宝宝睡眠信号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宝宝打第一个哈欠立马放床进入哄睡很容易,有的宝宝则要等到第三个哈欠,有的宝宝等到打哈欠就晚了。

还有一些宝宝你看他一直很兴奋,一整天都没有困的信号,爸妈就误以为孩子不需要睡眠,事实上,这样的宝宝更需要尽快规律作息,让爸妈可以把时间表作为一个判断睡眠信号的辅助工具,你会发现宝宝作息规律后,即使他表现得还玩意正浓,你按时将他放上床进入哄睡,过不了10分钟,他也能呼呼入睡。

白天小睡的难度其实就体现在这里。夜晚睡眠孩子基本很困了,并且父母心里可以笃定孩子确实需要睡觉。而一到白天父母就开始不坚定了,自己内心先敲起小鼓,这时旁边要是再有长辈说:“哇宝宝不困了起来玩吧”,加上接觉确实是睡眠引导里难度最大的关卡,需要靠长期坚持才能见效,所以很多父母此时就开始动摇必须要接觉到下一个饭点范围内的决心。

父母纠结不定的心情大体是这样的:

诶,他看起来好像不困嘛!真的是要睡觉吗?

(一妈嘀咕:真的要睡了!)

哇,他终于睡了!

(一妈嘀咕:好的,很棒,要睡充足哦!)

呀,怎么不到30分钟就醒了呢?应该是不需要睡了吧?

(一妈嘀咕:NO!NO!NO!快点让宝宝回到床上继续睡觉!)

来宝宝抱起来玩一玩

(一妈嘀咕:哦!千万不要!宝宝很困的,脾气不好,睡充足应该精神状态很好,笑眯眯的)

呀,怎么一下就哭了?是饿了吗?

(一妈嘀咕:喂喂喂,还没到饭点哇!你的宝宝是因为困了才哭的!)

请回过头去参考前面的不同月龄宝宝睡眠需求量对照表。虽说宝宝们有所差异,但是差异也不会太夸张了,当你摸不准孩子到底谁没睡够,经常去看看刚才那张表。

误区6:孩子醒了就是睡够了,可以起来玩了

真实的情况:孩子醒来,如果精神状态不好,哼哼唧唧,或者他经常在*昏时分大哭大闹难以安抚,那就说明他没有睡够,非常缺觉。(你可以再回前两段看看)

他醒来是因为睡眠的连续性出了问题,他需要继续躺在床上,重新入睡。尤其对于小睡很短明显不够的情况,你需要做的是坚持接觉,而不是抱起来玩耍。

误区7:孩子自己知道自己该什么时间睡,什么时间吃

真实的情况:新生儿出生后,生物节律还没建立起来,没有生物钟的情况下,他非常容易出现作息紊乱的情况。对于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吃饭,他会根据父母的行为做出回应,并形成自己的习惯。

这里的意思是:

如果你一直都是很随意的喂食,不拘于固定的时间和时长,那么你的孩子可能会根据你喂食的习惯,不定时的哭上两嗓子告诉你他随时有可能饿(当然也有可能不是饿哭的,也会被你误判为饿)

如果你一直很有规律的喂食、哄睡,那么他会根据你的引导形成自己的生物钟,形成到点吃饭到点睡觉的好习惯。

你的行为直接决定了孩子的作息是规律的还是混乱的。

接下来的两期,我们会继续分析:剩下的8个误区和你可能将面对的舆论压力,欢迎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