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睡不好怎么办最需要做的是EASY规律 [复制链接]

1#

小暖说:

前几天推了一篇《作为一个睡渣娃的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从上千留言里挑出了一部分来公开,好多妈妈都留言说自己看哭了。漫漫长夜里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委屈和辛苦,闷在心里还要表面装作坚强,心底早已不堪重负。

其实,天下睡渣娃的妈都是一样的。在默默忍耐着的同时,一直在想解决的办法。

事实上,除了小月龄的宝宝可能会因为一些身体原因睡不好以外,大一点身体健康宝宝的睡眠习惯,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养育者不太了解婴儿的睡眠知识,造成过度干预,从而让宝宝没能学会自己入睡的本领,这才变得越来越难哄。

睡渣娃如何变成安睡天使呢?

说实话,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只要愿意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小暖在做婴幼儿睡眠咨询这几年来,接触过太多睡渣娃了。而只要家长想要改善、真正在寻求解决办法,并且能够按照基本的原则与方向来操作,大多也都能顺利改变。

今天公号的二条我会推送《有一种惊喜,叫宝宝睡好了》,里面是这几年中向小暖反馈的许许多多睡渣娃的“变身”感言。看完之后想必你就会有信心来做一些什么。

安睡娃养成第一步是什么?

规律作息。

用不着什么高大上的睡眠调整方式,很多睡渣娃只要开始尝试规律作息就会秒变天使。今天小暖就用最简单直接的语言,跟大家来说说规律作息这件最基础的事儿。

第一步建立常规程序

“常规程序”这几个字听上去似乎让人觉得冷冰冰的,但事实上,它就是用相对一致的方式来帮助宝宝形成自己的生物钟,从而睡得更好。

拥有固定的生活规律,这一方面能够让宝宝觉得有安全感,他能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让父母和整个家庭的日程安排都能够井井有条。这样的常规程序可以给父母带来信心,因为你能理解宝宝,并很快分辨出他的哭声是因为什么原因。

常规程序可以用一个单词来总结,EASY,E是eat进食,A是activity活动,S是sleeping睡觉,Y是you给你自己一些时间。它的核心是这四件事情的顺序,也就是从一天的开始时,当宝宝醒来后先喂食,然后让他玩一会儿,接下来是睡觉,在这个时间你可以享受自己的时光。

《实用程序育儿法》作者特蕾西建议:四个月以内的宝宝应当遵循三小时循环的常规程序。也就是说,一个“吃玩睡”的周期在三小时之内完成,比如早上七点起床后喂奶,吃完后玩一会儿,八点多困了就安排小睡,睡到十点左右醒来再次喂奶。四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变成四小时一循环,而当宝宝开始进食固体食物之后,可以在四小时的程序基础上进行调整。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而是一套程序而已,不用拘泥于绝对精准的时间,只需要保持相对一致的程序即可。

另外,新生儿的作息不在此列,他们的喂养和睡觉时间应当先顺其自然,随后再慢慢调整。

我也一直赞成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应当按需哺乳,但按需不是一小时吃一次、半小时吃一次,过了刚出生的那几天之后,所有的宝宝都应该能够至少相隔2-2.5小时喂一次,正常都可以调整成为3小时一次。

凡事也不能走极端,多观察宝宝发出的信号,如果她上一次吃奶吃得不多,那偶尔调整一下是可以的,但注意不要形成“零食*”的模式,也就是每次吃奶都当零嘴吃,过一会儿就又要吃一次,这样对宝宝对妈妈都不是好事儿。

所以,建立常规程序,你不会饿着你的宝宝,反而会因此对这一天宝宝的所有行为表现更加心里有数,生活也能越来越有规律。

第二步观察宝宝犯困信号

每个宝宝在困的时候都会发出自己的独特信号,如果你能把握住这些信号,及时让宝宝睡觉,那么,睡觉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如果你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宝宝开始变得有些闹、不好哄、或是过度疲倦导致的神经兴奋,那就会是很棘手的问题了,因此,观察并了解你家宝宝的睡眠信号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许多宝宝都会用揉眼睛、打呵欠来表示困了,也有宝宝会把头埋在你胸前蹭,或是对玩具以及其它的东西不感兴趣,一旦发现这些信号,就一定放下手里的事儿,赶紧让宝宝睡觉吧。

第三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