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SleepDay
国际睡眠日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
年3月21日是第19个世界睡眠日,主题为:“规律睡眠,健康未来”。
睡眠问题
NO.1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良好睡眠,但有时候却求而不得。
白天努力工作,晚上认真熬夜。
该睡觉的时候,望着天花板数羊。
该起床的时候,掐掉闹钟赖被窝。
……
如今,只要发起“睡得好不好”这个话题,立马就能得到周围人最热烈的回应。睡眠问题,几乎可以和肥胖、脱发一起,列入打工人困扰的前三名。
据研究显示,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同时年轻人越来越晚睡也上了热搜。
年轻人晚上不睡觉都在干啥呢?
一、网上冲浪,玩游戏,购物等等。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时间都耗费在电子设备上。手机越玩越精神,怎么舍得放下,哪怕生理上困得眼皮开始打架,不停的打哈欠,也还是不愿意放下。
二、还会有一部分人是报复性熬夜,即使什么也不干也不能早早睡觉。白天上班上学,时间都不能自由支配,只有到了晚上,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三、也会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夜晚比较安静,很容易灵感迸发,这个时间正好是写文章,赶论文的好时机。
“习惯性熬夜”现象在学生群体中较为明显,不少受访者表示,夜间相对安静,是看书、写论文的好时段,白天写不出的东西,晚上更容易“文思如泉涌”。
可能偶尔一次晚睡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当晚睡成了习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黑眼圈、脱发,长痘,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
蒋先生是杭州某大型国企的工程师,在家人和同事眼中做事极其严谨,一贯追求完美。20多年前,迫于工作压力,他每晚都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到后来,他也逐渐对安眠药产生了抗药性。近两年,他一个晚上甚至要吞下四五片安眠药,但睡眠效果还是不好,早上起来感觉全身乏力。到后来越是睡不着脾气越是大,一点就炸,极其暴躁。因为怕互相打扰,蒋先生和老伴多年来一直处于分床睡的状态。
NO.2
关于睡眠的误区
急性期失眠不吃安眠药,等到慢性失眠才吃药
安眠药吃对了是“良药”,吃错了是“*药”。在安眠药的使用方面,很多人存在误区。急性期失眠、间歇性失眠、短暂失眠可以适当使用安眠药。如果坚持自己调节,反而带来更大的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可能会演变为慢性失眠。
慢性失眠不能单纯用安眠药来治疗,因为药物会在8周后产生依赖性和耐受力。对慢性失眠患者来说,还是要通过精神科、神经科、中医科等多学科联合对症治疗,调节情绪和心态非常关键。
睡不好乱进补不注重心态调整
很多失眠患者往往平时很注重养生,时不时拿保健品当药吃。有人讲究食疗,将薏仁、茯苓等煮汤以后连渣带汤一起吃下去,其实恰恰错了,汤可以喝,渣不要吃。
那些语速很快,交感神经容易兴奋,这类人也容易睡眠不好。要放松心智、调整心态这两点才是最关键的治疗方法。平时,增加一些放松训练,深呼吸,听听音乐,适当放慢生活节奏等。
睡眠时间一定要8小时?
睡眠时间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睡眠时间需要量是不一样的,如新生儿、学前儿童睡眠时间相对较长,而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则较短。
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也会存在睡眠需要量的差异,所以8小时睡眠并不是“金标准”,一般而言,只要第二天感觉精神状态良好即可。
睡得越多,精力越好?
很多人认为睡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这会影响一个人的睡眠效率。比如有些人只需要8小时睡眠时间,但硬要睡到10小时,这会降低睡眠效率,减少深度睡眠,反而不利于精力的恢复。35项不同研究、近万人数据分析发现,每天睡眠时间过长的人容易出现记忆衰退的现象,睡眠过多同样会引起记忆损伤。
NO.3
那睡眠问题要如何改善呢?
美灵老师提出了她的一点建议:
正念呼吸。正念呼吸通过对呼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