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睡眠周期了解宝宝睡眠真实的样子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无论是宝宝还是成年人,每次的睡眠都是由一个个睡眠周期组成的。一个睡眠周期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其中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为三个阶段,入睡,浅睡眠,深睡眠。所以我们的睡眠周期大致可以这样理解(以成年人为例)1非快速眼动期第一阶段(入睡):约5分钟,眼球转动开始变慢,肌肉开始放松,但是容易清醒。2非快速眼动期第二阶段(浅睡眠):这是实际睡眠的第一部分,大致持续10-15分钟,眼球不再转动,心跳频率降低,体温开始下降。3非快速眼动睡眠的三阶段(深睡眠):这期间很难被叫醒,如果被强行叫醒会有意识不清楚的表现,心跳频率降到最低,脑部血液减少,大量血液开始进入肌肉,以修复机体机能,骨骼肌肉获得新生,免疫系统抵挡力进一步提升。对于抱睡的宝宝来说,这时候是放床的好时机,通常是入睡后15-20分钟左右。这也说明了如果孩子夜间频繁夜醒非常严重,一直缺少深度睡眠,抵抗力就会受到影响,相对更易生病。在深睡眠阶段,脑部血液减少,大脑活跃度低,所以深睡眠并不发育大脑,对于需要迅速发育大脑的宝宝们来说,深睡眠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宝宝经常睡得沉。4快速眼动睡眠(REM):在入睡后的70-90分钟时,我们就进入REM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最常出现的就是做梦。我们的眼球在眼皮底下迅速移动,呼吸很浅,心率和血压开始升高,但手臂和腿部肌肉有一种瘫痪的感觉。快速眼动睡眠作用在于激发大脑中关于学习部分的功能,所以婴幼儿REM睡眠占总睡眠的50%左右(成人的仅为20%左右),这样的先天设计非常有益于发育大脑。第一次的REM阶段只有10分钟左右,随着睡眠长度的增加,REM阶段的持续时间也不断增加,最长的REM阶段一般出现在睡眠的最后一个周期,比如每天早上的3-5点左右,这就是夜间睡眠刚开始睡得比较沉,到4-5点左右就会比较浅的原因。它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REM睡眠持续时间不变或者逐渐变短,那人很难醒来,对于自我调节能力弱的宝宝来说更有可能长睡不醒。5当一个睡眠周期结束,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之前,我们身体会经历部分觉醒。在部分觉醒期间,我们的身体会有短暂的清醒阶段,时间几分钟不等。对于成人来说,自我安抚能力比较强,这一阶段翻个身,动一动身体,就会自我接觉到下一个睡眠周期,几乎不会真正醒来。但是对于睡眠能力自我安抚能力较差的小宝宝来说,很可能会醒来,寻求帮助后才能再次入睡。这就是为什么小宝宝们夜间会频繁醒来哭闹的主要原因。每2-3个睡眠周期,在部分觉醒时的清醒程度达到最大,比如第一个周期觉醒2分钟,第二个周期觉醒4分钟,第三个周期觉醒6分钟,这也是很多宝宝出现的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真正醒来的原因,因为正在经历比较大的觉醒期。那胎儿的睡眠周期时怎么样的呢?在28-30周的时候,胎儿睡眠开始有周期性,孕晚期胎儿会有固定时间的胎动,就证明这个情况。36-38周的时候,睡眠周期比较稳定,所以,健康足月儿出生时候就有睡眠周期性。一个32孕周的胎儿,他有90-95%的时间都在睡觉,睡觉时会经历类似REM,NREM以及其他未知的阶段。胎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全,但仍有科学家认为他们也会做梦,梦到内容可能是他们在子宫里面所感受到的一切。在临近预产期的时候,胎儿睡眠的时间比例变为85%-90%,约为18-22小时,这与出生六周内的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大致相同。了解宝宝睡眠周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宝宝的睡眠特点,对于宝宝出现的睡眠问题可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耐心的等待,并提供给宝宝们针对性的帮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