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分享了作为新手妈妈的一些感受。
然后,我收到一些私信,询问和诉说孩子的“睡眠问题”。有熬夜哄睡的,有黑白颠倒的,有落地醒的……
还有倾诉自己的疑虑:
抱睡到底好不好?
好多育儿博主都说摇睡不好,怎么办?
奶睡、抱睡、摇睡是三大要避开的坑,可是我们家用这三种方法最管用,咋办?
这,我还真有发言权。这些难,我都经历过;这些疑虑,我也有过。
曾经那手臂酸痛、绝望抱娃到天亮的苦楚,历历在目。
而作为一个对育儿焦虑过、很想把一切都做到完美的新手妈妈,我在月子里、在抱娃的间隙、在被娃的睡眠问题折磨的疲惫又自责的时候,翻阅了大量的资料。
看了特别多关于娃自主入睡的训练帖子和科普知识,也尝试过很多训练孩子自主入睡的建议,希望孩子不靠“奶、抱、摇”就能很快入睡。
结果却是:把娃和我都折腾的够呛,却没有什么作用,还导致我和水哥(我先生)夫妻关系紧张。
因为,他一旦“破坏规矩”,没有按照理论的方法来,我就觉得他在破坏小宝的习惯培养,怕这样哄睡以后不好放,然后俩人就有矛盾;但是按照方法,小宝又会哭。心累的很。
好在,这种状态没有维持很久,水哥一句话点醒了我:
别管那些理论了,现在觉都睡不好,习惯培养再好又有啥用。先把当前睡好再说
真的,一语惊醒梦中人。
从此,我放弃了所谓自主入睡的执拗。
奶睡容易就奶睡,抱着容易入睡就抱着睡,有时候还边抱边走边吃奶,或者边抱边摇晃。总之,娃怎么舒服怎么来。
我和水哥(我先生)达成了一致:
不去理会那些育儿博主的科普,也许他们也是“道听途说、转发摘抄“,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先睡好再说。我俩累点就累点,能累多久呢?等娃大了,我们想抱还不让抱了呢。
那时,每次逛公园,或者有邻居来家里看到了,都会说“这样抱着不行,以后落地醒,要一直抱着”,我俩就开心的回答,“那就一直抱着“。
这样哄睡的结果是什么呢?
他们说孩子一哭你就去抱,会非常难哄;
事实上,孩子感受到大人的回应,心理有了安全感,很快就哄好了。
他们说孩子习惯抱睡,一放睡就会醒,得一直抱着;
事实上,我们在满4个月后,只需要抱十分钟哄睡,睡着就能放床上;偶尔还能自己玩着玩着入睡;当然,晚上需要陪玩两个小时,那也是我们一家三口难得的亲子时光。
他们说孩子习惯奶睡,以后夜里也会一直含着奶,对牙齿不好还影响颜值;
然而,我们在满月以后,就不再含奶睡,吃饱了扭头松开,继续呼呼睡觉。
而且,过了新生儿最初的黑白颠倒的睡渣状态后,我们睡眠、吃奶和排便都越来越规律;过了三个多月后,夜里也能睡大觉了,一觉也能睡好几个小时了。
……
所以,亲身实践,我的第一个建议:
不去管所谓育儿博主“道听途说、转发摘抄“的理论,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先睡好再说。
这点刚刚说过,但真的很重要,所以再重复一遍!
除此以外,一些育儿的小方法,分享出来,一起探讨。
关于哭闹
1、不要害怕孩子哭,婴儿不会说话,哭就是他的语言表达;
2、小婴儿不会无缘无故哭闹,要学会读懂哭声背后的信号;
3、孩子哭了,一般是因为饿了、困了、尿不湿不舒服了,所以要先检查这三样;也有可能,是无聊了,需要你陪他玩玩儿。
我们家小宝,每种情况下,哭声和表现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饿的时候,哭的比较急、比较大声,嘴巴也会在寻找;
困的时候,一般一声比一声若,手会揉眼睛……
掌握这些信号,可以让我们快速弄懂孩子的需求,快速响应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会更舒服,我们也少受累。
4、三个月前,还有一种哭,就是肠绞痛或者肠胀气,我在朋友圈感慨过很多次。都是出现在*昏或者睡前,一般持续十几分钟,非常撕心裂肺,让人心疼。
但是没办法,只能等,或者揉肚子、飞机抱帮他缓解,等哭个十几分钟,放屁、排出空气就好了。益生菌啥的不建议吃,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的抱着他,给他温暖和抚慰。
5、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快速响应,不要觉得孩子哭就是闹人,不理他就好了。
确实有不理就好的情况,也有哭累了就睡着的案例,很多自主入睡或者训练孩子行为习惯的,都是这么说的。但那不是因为把孩子习惯培养好了,而是因为孩子发现哭也没用,心里放弃求助了,变乖了。这不是好事。
关于睡眠
1、不要刻板,偶尔晚睡、睡得少,都和正常,别焦虑;
2、婴儿大脑神经发育还不成熟,不会自主入睡,不要再刻意训练了!更不能趴睡!
3、不用刻意训练,但是要读懂孩子犯困的信号,在合适的时间给孩子准备好的睡眠环境。
比如孩子频繁打哈欠、揉眼睛,就说明要睡了,此时,我们应该把卧室灯光调暗、说话声音调低,给他一个昏暗、温暖、相对安静的睡眠环境,利于他入睡。
4、错过睡眠信号,孩子迟迟睡不着,大脑皮层会变得更兴奋,很困又难以入睡,就会哭闹,那只能我们耐心点了。
关于喂养
1、不要担心自己母乳不够,多让孩子吮吸,奶水就会越来越多。真正没有奶水的很少,一般都是一开始吮吸少导致的;
2、不要固定时间,按需喂养,娃想吃就给他吃,你胀奶了就给他吃;
3、不要焦虑孩子的胖瘦、体重和身高,怕孩子吃不饱发育不良。一个月称一次体重就够了。偶尔出现降低也正常的。
以上,是我个人心得。背后依据的底层逻辑是:
1、刚出生的婴儿,是需要慢慢适应这个世界的,都有个过程,哭闹、黑白颠倒,都是本能反应。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应这种本能、坦然全力的去满足孩子,不要患得患失。
2、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孩子会自然的慢慢适应这个世界。
新手妈妈不容易,育儿是条不归路。
面对软软糯糯的新生命,我们总会有很多“不懂“,每一阶段也有每一阶段的特征,所以想趁机制造焦虑、收割智商税的博主也不在少数。
愿我们,能够放平心态、放下焦虑,拥有辨识伪科学的智慧,不急不躁,享受育儿的时光。
长
按
关
注
素英说
青春之后
认输之前
勇敢探索
素英jing
好好生活,平安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