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这条新闻吗?
在四川汶川县映秀镇
一只深夜下山溜达的大熊猫
让大家都震惊了
这么晚不好好睡觉出来干啥呢?
长隆君捂脸
虽然人类是晚上睡觉没错啦
但按照人类的标准去
想象所有动物晚上都在睡觉
其实是一种误解哦
比如熊猫的活跃时间就是在清晨和傍晚
大熊猫os:熬夜让我拥有了硕大无比的黑眼圈
▲摄于长隆野生动物世界
而更多的动物只在夜间活动
像可爱的考拉宝宝就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
所以白天看到考拉在呼呼大睡是很正常的啦
▲摄于长隆野生动物世界
为什么很多动物选择在晚上活动呢?
为了活着,它们选择黑暗
科学家们认为
动物们选择昼伏夜出
这是物种进化的结果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躲避天敌
而大多数夜间活动的动物是黑色或灰色的
这是为了不让敌人轻易发现它们的踪迹
所以你知道
为什么大熊猫只能拍黑白照了吗?
恩,也不全是黑白的,这粉红的小舌头
动物们选择在晚上活动的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
躲避高温
比如考拉往往在夜间及晨昏时活动旺盛
是因为更能节省水分与能量消耗
考拉os:一天睡18多个钟头
到了晚上终于可以好好玩耍啦~
视觉退化,也能感知世界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
必然会为它们打开另一扇窗
虽然很多在夜间活动的动物
它们的视觉并不发达
但往往嗅觉十分敏锐
大熊猫可是个超级近视眼!
大多数的交流都离不开嗅觉
需要通过分辨气味来实现~
作为美食达人的考拉
拥有一项特殊技能
可以利用嗅觉分辨美食
发达的鼻子可以让考拉
非常easy地分辨出不同种类的桉树叶
比如挑出哪些按树叶有*不能吃~
看完长隆君写的这些小知识
是不是又加深了对动物们的了解呢?
长隆君一直坚信
只有了解动物
才能更好地爱护动物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角度地了解动物
长隆结合动物的作息时间
特地推出大熊猫夜宿活动
因为夜晚与清晨
是大多数动物觅食、活动的高峰期
这两个时间段也被科学家们认为
是观察动物行为的上佳时间
▲科普讲师正为小朋友们讲解动物的小知识,孩子们纷纷积极举手提问。
但是千万别以为
可以从晚上到早上一直看到大熊猫噢
在大熊猫和考拉的正常夜间活动时间内
我们在不进入动物的活动范围的前提下
可以看到它们的夜间生活状态
之后还有生动有趣的动物科普课堂
23:00就准时关灯休息啦
长隆大熊猫中心推出的熊猫夜宿活动
全程均有科普讲师陪同讲解动物知识
旨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动物
从而推动大家积极地参与到爱护动物中
长隆君知道
误解大多根植于爱
但为了更好地去爱护它们
才需要我们主动了解、消除误解!
长隆爱护动物的初心从未改变
新朋友:点击最上方“欢乐长隆”或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