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妞妞说我说她以后想要在马戏团工作??!
我说为啥?
妞:因为他们晚上不睡觉,我希望我也可以不睡觉。
??????
当时送妞去幼儿园最让我焦虑的就是午觉,一开始在幼儿园,一到午睡她就很不安,大哭。刚去时还小,有时候会睡,后来精力越来越好,老师实在哄不睡,就让她自己玩。
我当时觉得孩子如果能在幼儿园午睡了,基本就说明是真的适应幼儿园了。
后来放弃抗争,并且发现其实有不少孩子即使适应了幼儿园,午睡也是比较困难的。
许多孩子精力非常旺盛,仿佛是一台永动机,浑身使不完的劲,往往中午的时候完全没有睡意,幼儿园的午睡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这娃的表情真的令人觉得又好笑又心疼,睡午觉睡出了痛苦面具。很多时候幼儿园会强制孩子躺在床上,不能说话也不能干其他事情,因为会影响其他小朋友。
两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孩子就只能傻傻躺着不能说话不能动,有时候甚至不能睁眼,因为老师会过来检查,真的很难受。
明明一点也不困,但是还要假装睡觉,这估计比大人们失眠的痛苦更折磨。
以前妞妞入睡很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为了陪睡,就是躺在床上啥事也不能干,还不能闭眼,就那么安静躺三个小时,我觉得我的灵*已经离开了我的身体……何况是学龄前的小朋友,只会更难受。
有啥招?
和老师沟通
首先和老师的沟通非常必要,和老师解释孩子真的无法午睡的情况。
有些时候老师会觉得孩子是因为调皮捣蛋故意不睡觉,有时候也会批评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对去幼儿园很恐惧。这一点需要和老师提前打招呼,请老师谅解不要因为午睡对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
如果有条件,可以建议幼儿园在午睡时间安排“安静玩”的场所,给自愿不午睡的孩子提供选择自由。
接回家
如果离家近、有条件的话,有些妈妈会选择在中午的时候把孩子接回家,到了上课的时候再送回去。
有些妈妈也会中午的时候来幼儿园配孩子在活动区玩耍。
打发
时间
教孩子冥想,也可以教他们在脑子里面编故事,身体不能随意动,那就让脑子动一动,这样子2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对孩子来说也许不会很难熬……
以前在微博聊过这个话题,很多人留言说“现实往往更残酷”,比如很多幼儿园没有单独的人手能在午休时单独照顾不睡的孩子,有的幼儿园是没有场地;而且老师们往往也靠午睡时间回血,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分别照顾到不同的需求。
孩子们进入集体,仍需要尽量去适应集体规则,但是一味地强制孩子躺在床上,确实孩子也很难受。
硬睡,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酒酒自从开始上幼儿园,每天晚上都要玩到10点、11点才睡。他在幼儿园每次都要睡一个多小时,在家里的时候也是,如果睡了午觉,晚上就翻来覆去睡不着。哪怕提前关灯上床躺下,他也要翻滚、倒立、撞床头,皮到10点半之后才断电。
但如果不睡午觉,或者只是眯了小会儿“回血”,晚上8点左右就睡了,同样是睡到早上7点多。
中午睡太多,晚上眼睛瞪得像铜铃,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孩子越到晚上越精力充沛,就是因为中午午觉睡多了。有一次我到11点才把妞妞哄睡着,就是因为那天她在幼儿园整整睡了2个小时。
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则发现,习惯不午睡的孩子并没有少睡觉,更不会缺觉。因为孩子一天的总睡眠时间其实是恒定的,午睡多睡了,晚上一定会少睡会儿;午睡少睡或者不睡,晚上就会睡得早一点、睡得久一点。午睡与否只是影响了孩子睡眠的分配比例,但不会影响总睡眠的量。
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一天需要10-13小时的睡眠。对有些孩子来说,睡午觉就是把晚上的觉提前到中午睡了。
有些家长算了之后发现自己家孩子的睡眠时间好像没有达到,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需要多少睡眠来保持最好的状态是因人而异的。这些差异在小时候就可以发现:
睡眠少的孩子通常在长大后睡眠也少,睡眠多的孩子通常长大后需要更多的睡眠。
有啥招?
提早
起床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中午能够睡觉,早上会比较早把孩子叫起来。
这也是一种方法,调整孩子的作息,让他们尽量靠近幼儿园的作息习惯。
课后
放电
孩子中午睡饱了,下午自然有力气和精力了,不妨带着孩子出去消耗一些精力,这样到了晚上不会那么兴奋,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太累,太累了他们晚上的睡眠质量反而不太好。
睡前
准备
中午午觉睡多了,孩子相对来说晚上的困意肯定就没那么大。创造一个更加适合睡觉的环境也更为重要。
不要让孩子的睡前活动里有看电视、手机这种过于兴奋的选择;睡觉时,确保安全感的满足、减弱室内光线、降低温度和噪音都有助于孩子快速入睡。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本来是要午睡的但是却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入睡,造成中午睡眠时间的不足,睡了但是又没睡好。
比如孩子有时候他想玩,或者太累了也会让孩子不想睡觉,他们非常疲惫地时候不会选择去睡觉,而是变得更加暴躁去对抗困意。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也是很常见的一个原因,有些小朋友一到午睡时间,开始想妈妈,就开始哭,老师哄了也没有用,哭了好久之后因为缺氧才开始昏昏欲睡。
还有一些小朋友家里的午睡时间和幼儿园的午睡时间是不一样的。开始睡不着,但是因为躺着不能说话不能动,终于睡着了,到了规定起床时间又要起来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会遇到在家里和幼儿园出现“错峰午睡”的情况。
有的时候孩子在那个时间段就是不怎么困,很多时候都是躺着躺着实在太无聊了才睡着了。一旦睡着可能才过半个小时,又到起床时间了,这时候孩子又会觉得没睡够,不舒服,可能一个下午都昏昏沉沉的。
有啥招?
安抚物
如果孩子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而睡不着,也可以带一些孩子比较熟悉的小毯子或者玩具,这样孩子有一些熟悉的物件,会觉得有安全感,入睡也会快很多。
培养午睡时间
可以试着调整孩子的午睡时间,根据美国睡眠基金会的建议,午睡最好的时间是中午12点-3点之间睡,在这个时间段,大多数人会经历能量和警觉性的下降,适度午睡可以帮助人恢复精力。
所以可以在家里的时候就尝试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来睡午觉。
尝试静下来
在家里的时候,如果孩子实在睡不着,可以让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处于一个比较安静的状态,比如可以和他一起看看书或者听一些有声故事书,保持清醒但是情绪平静。
这样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不会有很大的落差。
熟悉
环境
可以和老师解释一下自己家孩子的情况,拜托老师多带着孩子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睡觉的时候多抱一抱他,按照家里的哄睡方式试一试,让他能够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关于“午睡”这件事,一些家长焦虑的是“我孩子不需要午睡,我该怎么办?”还有一些家长焦虑的是“TA在幼儿园不肯睡,不睡会不会‘长不好?”
对于有午睡习惯的孩子,午睡对他们的记忆力和学习也确实有一定的帮助。
宝宝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间是在每一次小睡之前;
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睡觉可以帮助婴儿巩固记忆接收到的新信息。
睡午觉可以帮助0-5岁的孩子提高记忆能力和抽象学习能力;
亚利桑那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那些在学习新词汇后睡觉的孩子,醒来后不仅记得更牢、还能找到词语间的规律。
睡午觉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幸福感、自制力,减少行为问题;
宾夕法尼亚大学针对中国近名小学生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周午睡3次以上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提高7.6%,并且幸福感会更高、自制力会更强、行为问题会更少。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不需要午睡?不同年龄午睡的时间有什么差别?
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孩子对睡眠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别。通常,新生儿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
1岁前,宝宝每天需要小睡1-4次;
18个月-2岁时,孩子每天只需要小睡1次;
3岁时,几乎所有的孩子白天都会午睡1次;
4岁时,只有60%的孩子午睡;
5岁时,只有30%的孩子午睡;
6岁时,不到10%的孩子午睡;
7岁时,几乎所有孩子都不午睡。
△来源:美国睡眠基金会
这个过程是因人而异的,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孩子,睡眠的发展进程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年龄、遗传基因、发育阶段、健康状况、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正因为孩子停止午睡的年龄各不相同,爸爸妈妈们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