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的婴儿,“语音系统”还没开发完整,只能用哭闹来表达感情与需求。适当哭闹对婴儿来说是一种运动,然而把当这项运动挪到晚上,并且频繁出现时,那情况可就不妙了。
夜夜啼哭,婴儿母亲都受不了
小儿夜啼是指宝宝白天如常,入夜则经常啼哭不眠。宝宝哭累了白天继续休息,而母亲还要做各种家务,甚至照常工作上班。不少母亲因此患上精神衰弱症。
孩子晚上啼哭不是单靠哄就可以了。白女士的宝宝5个月了。最近晚上天天啼哭不止。白女士以为孩子哭只要抱起来哄哄就可以了,谁知道孩子连续一个月夜啼不止,婆婆无奈之下迷信的四处拜佛,可情况并未得到缓解…
先找到宝宝夜啼原因!
宝宝夜哭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对三个月以内的小宝宝而言,最大的可能就是肚子饿了或是尿布湿了,粑粑麻麻只要满足小宝宝的需求即可,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正处于入睡依赖阶段。宝宝在入睡过程中抱着、晃着,或者含着奶才能入睡,这些习惯将直接导致婴幼儿频繁夜醒,长时间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可能是环境、缺钙、腹胀、出牙等因素。
睡眠的地方太吵杂、太闷热,或衣服包被过多或过少。衣服包被过多是最常见的,尤其是冬季,大人们总认为小宝宝容易着凉,所以穿的多又包得很紧,其实宝宝的新陈代谢率较大人高,怕热,所以衣服包被过多造成宝宝燥热,反而睡不好。
Tips:控制室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4℃,太热、太冷,或穿的、盖的过多,不要让宝宝在睡眠中烦躁或把被子蹬掉,便于宝宝安静入睡。
缺钙引起夜惊
婴幼儿期是缺钙性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宝宝体内先天钙存储不足,饮食中钙摄入不够,维生素D摄入不足引起钙的吸收,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都可以引起宝宝缺钙。缺钙的早期表现中就有夜惊的症状,应及时看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并及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
宝宝感染绕虫
小孩儿感染绕虫后对身体没什么伤害,因此往往家长们是很难发现的。在宝宝深睡之后绕虫会从肛门爬出。雌性绕从肛门爬出后会在肛门腹肌产卵而让宝宝感到奇痒无比。于是宝宝就被惊醒了。有时候宝宝还会大哭。
宝宝肠绞痛
专家表示,新生儿绞肠痛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新生儿三四个月大多会发生绞肠痛。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肠胃尚未发育成熟,导致不规律肠胃蠕动,从而引起肠绞痛。
新生儿绞肠痛的话,晚上睡觉会及其不安稳,是不是会突然被惊醒,然后大哭,而且哄都哄不好.肠绞痛的宝宝睡眠会特别不安稳,半夜醒来后,怎么哄都没用。
宝宝处于猛长期
处于猛长期的宝宝经常吃几分钟奶,扯开去,烦躁地哭一下,再吃奶,扯开,烦躁地哭,持续几个小时,这和没吃饱、睡眠不好都有关系。
轻度夜惊的处理方法
从医学角度看,宝宝夜惊发作时,父母不宜将他(她)唤醒,父母的各种唤醒行为反而会使夜惊加重和延长。当宝宝夜惊发作时,父母应该冷静,不要过度惊动宝宝,过一会儿宝宝就会再度入睡。
夜惊一般无须可以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待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后,夜惊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了。
重度夜惊的处理方法
宝宝若每天都出现夜惊的症状并持续3周以上,父母就应该带宝宝到小儿神经科进行咨询。夜惊症严重的宝宝需要药物治疗,即依靠药物打乱宝宝原有的睡眠周期,干扰病情发作,或采用心里疗法。
当你对婴儿陆续做好了上面的工作,他还是在不停哭闹,这时就要仔细观察了,妈妈必须学会判断婴儿生病的哭闹。生病除了哭闹还会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呕吐、发热、面红、蜷腿等等,医院请大夫诊治了。
新生儿夜啼的情形很常见,安抚的方式也不同,有些宝宝爱哭纯粹是个人的特质;有些要人抱、要人陪;甚至也有宝宝只要父母带出去散散步,或开车外出兜一圈就不哭;或是睡觉时要握住熟悉的物品(如:熟悉的毛巾、小被子或玩偶等);或怕黑,需要有些灯光才能入睡。由于每个宝宝的特质与个性不同,所以爸妈需要多花点时间与耐心去慢慢摸索与了解自己的宝宝,久了,你将会用最适合宝宝的安抚方式来改善夜啼的状况。
夜奶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小宝宝夜里总醒,哭闹不停,不喂奶很难睡着,总喂奶却会累坏妈妈,还可能催生各种问题。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一下夜间喂奶的诸多隐患吧。
夜间喂奶最常见的4大坏处
1、昼夜颠倒
总是在夜里喂奶,就可能让宝宝养成半夜进食的习惯,每天夜里都得喂。时间一久,宝宝身体没好处,妈妈倒累垮了。
2、迷糊喂奶
因为小宝宝的进食是不分昼夜的,所以往往只要夜里有哭闹,妈妈就会迷迷糊糊地去喂奶。此时,一个常见的隐患是,宝宝很可能在吃奶中重新睡着,如果妈妈也是半睡半醒,就可能阻碍宝宝正常呼吸,甚至引发意外。
3、过度喂养
在精神状态差的时候,妈妈很难控制宝宝的吃奶量,很容易喂得过多,导致宝宝过度肥胖,不利于生长发育。
4、易长龋齿
在乳牙生长期间,尤其要注意避免夜间喂奶。刚长出的乳牙是很脆弱的
如果你的宝宝哭了,而且很难平息,你不妨按照上面所说找找原因,对症解决看看能不能解决宝宝哭闹的问题。
希望所有宝宝都能睡个好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