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立秋,
但是温度还是不低的。
有的宝宝食欲不振,
就是不肯老实吃饭。
“肚子痛痛的......"
由于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再加上哭闹,使得爸爸妈妈无法分辨宝宝的实际状况,可能因此延误就医时机,导致严重的疾病后果。
其实,父母只要有正确的观念,照顾好宝宝,做好肠胃保健,就可以预防宝宝肠胃疾病。
先来一波科普贴~~
弄清肠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防护!
宝宝常见的肠胃问题有哪些?
1食物过敏
个体的免疫系统对一种或多种通常无害的食物蛋白抗原产生的过度不良反应。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及婴幼儿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功能不够完善,6岁以下的孩子对鸡蛋、牛奶和大豆等高蛋白食物易发生过敏。
2腹胀
因为幼儿的腹部肌肉尚未有足够的力气,无法撑住腹部的压力,自然而然容易往外突。主要确认胀气会不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造成疼痛等,若是没有上述情况发生,其实并不用特别处理,只需等孩子自然排气、便,就可以缓解。
3腹泻
当婴幼儿出现腹泻的状况,父母必须注意有无脱水的情况,有些病*性的肠胃炎,抵抗力佳的孩子能自行复原,但是当出现脱水的现象,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就医,家长可以让孩子补充口服电解质液。
4大便异常
一般来说,婴幼儿最正常的解便次数是一天一次,但是可以视宝宝的状况而有所不同,基本上喝母乳的宝宝,一天解便次数7次以内,或是7天大便一次都算是正常的范围内,父母无需过于担心。解便的次数和时间只是作为参考,还是要看孩子的大便有无异状,例如,大便的形状、颜色等等的观察。
5漾奶、呕吐
幼儿有溢奶、吐奶的情况,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或是幽门狭窄所导致。如果出现漾奶和呕吐,首先要防治食物反流进入气管,立即竖抱或者侧躺,然后清除食物。
6胃肠炎
胃肠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由食物中*引起。肠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表现症状为“烧、吐、泻、痛”,急性胃肠炎家长应该注意的是宝宝大便的次数和大便性状,如果水分很多、次数很多,很有可能引起脱水,表现为精神差、口唇及皮肤干燥、小便少,那么建议及时送医。
那该怎么保护好宝宝的肠胃呢?
食欲不振,不要勉强进食!
为了让宝宝多吃一口饭,
妈妈们真是煞费苦心呢,
可喂一顿饭下来,
宝宝没有吃进去几口,
反而把妈妈累到虚脱!
还有的宝妈长期逼迫宝宝吃饭,
在宝宝内心深处产生了阴影。
一看到饭碗,宝宝就下意识的抵抗,
甚至都不愿意坐到餐桌上来!
其实,宝宝食欲不振很多情况下并非因为病理因素,只是因为天气太热,宝宝出汗过多,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了食欲不振。
针对于此,我们要做的是,绝对不要强迫宝宝吃饭,而是要将食物变换个花样做给她们吃!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父母要培养宝宝正确的饮食习惯,让他定时定量的自己把饭吃完。每天在家吃饭要在固定的场所餐厅里吃饭,保持愉快的进食氛围。
生活中遇到很多宝宝喂养的时候,都要看电视才能配合,或者是宝宝前面跑,妈妈后面追,长此以往会影响宝宝的食物消化吸收,所以良好的喂养习惯才是调理的第一步。
营养充分,食谱健康
宝宝一日三餐要保持营养摄入均衡合理,太热或太冷的食物最好不要让宝宝吃。同时,不要让宝宝暴饮暴食,以免诱发胃肠道疾病。
宝妈也要时常更新食谱,多加入一些外观精美的辅食。让宝宝不要对固定的食谱失去兴趣!
睡眠充足
除了让宝宝吃的好,父母还要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这样对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十分有利!
这些禁忌不要碰!
一忌:吃饭不定时
二忌:吃得过饱、过快
三忌:给孩子喝冷饮
小朋友的健康,
向来是父母最关心的重点!
孩子要吃得好、长得高,
需要仰赖健康的肠胃系统。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具备
良好正确的防护肠胃的观念!
从点滴小事着手,
保护好我们的孩子。
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是所有家长所期盼的。
你希望下一期看到什么样的育儿主题?
您有什么育儿问题?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小咿会从中选出大家最想看的主题!
特别鸣谢
王柏*
医院儿科医师
王柏*医生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曾就医院及专业妇幼保健院。王医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新生儿复苏、新生儿常见病及新生儿保健,并利用儿童心理学和行为学干预的知识和方法治疗儿科疾病。王医生致力于国际志愿者儿童卫生改善的工作,多次在香港及东南亚从事志愿者工作。
王医生可以用普通话、英语、粤语与您交流。
专长:儿科常见病、新生儿复苏、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保健
亲子幼教节目
《咿呀咿呀》年7月1日起在哈哈少儿频道及炫动卡通卫视*金强档热播中
节目播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