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睡,下午崩溃!炎热的夏天,要是中午不睡觉,下午肯定哈欠连天。
然而,午睡作为自然睡眠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却被越来越多的人舍弃、忽视甚至遗忘。实际上,午睡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刊登在《美国老年医学学会杂志》上的研究称,午睡不超过1小时最好,可有效减缓大脑早衰。
医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表明午睡是效率最高的睡眠!午睡对降低痴呆、保护心脏都有好处。
睡午觉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1、修复大脑神经,提高记忆力
中午哪怕只睡10分钟,消除困乏的效果比晚上多睡两个小时还好得多。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睡觉可以促进大脑细胞的修复。让人大脑得到休息和恢复,提高人的记忆力。
所以,睡午觉还可以帮助你增强记忆力,因为通过午睡不仅可以将碎片化的记忆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记忆,还能在睡眠过程中将信息从短期转化成长期记忆。
2、促进泪液分泌,养眼
当你闭眼入睡后,劳累了一上午的眼球睫状肌可以得到休息,处于抑制状态的泪腺也开始大量分泌泪水,有效防止了视力的下降。
3、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普通人不需要研究证据就会有感觉:午后眯一会儿可以改善心情,降低人体紧张度,尤其缓解压力的效果就像晚上睡了8个小时的整觉!心情也可能会舒畅很多。
4、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睡眠专家发现,中午1点睡个短觉,可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免疫力处于低下时期的患者很容易疲惫,而对于这类免疫力下降的人群,需要白天小睡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5、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午睡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男性。一份发表在《内科年鉴》上的报告显示,每天午睡30分钟,每周睡三次午觉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比不午睡者低37%。
午睡,很多人都没睡对!
午睡睡对了,才有好处。要是睡错了,不仅会越睡越累,还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得不偿失。
1、午睡不要睡得太久
其实,午睡这事就跟炒菜一样,也要讲究“最佳火候”!
6分钟:记忆开始增强
一项德国的研究发现,6分钟的睡眠即可以起到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因为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大脑将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进而腾出更多的“空间”盛装新知识了。
20—30分钟:最佳午睡时间
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发现,午睡24分钟,即可使工作表现提高34%,头脑的整体灵敏度提高54%。
40~45分钟:给大脑充电
如果你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白天工作又需要特别集中注意力,那么一次40分钟的午睡,可以让你进入浅睡眠状态,帮你给大脑充电。
45分钟~90分钟:最差午睡时间
入睡45分钟后,大脑会由浅睡眠逐渐转入深睡眠,这时候大脑仿佛被上了锁。
如果这时突然被叫醒,大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容易因“睡眠惯性”导致醒后身体疲惫、迷迷糊糊。还会出现情绪低落,心里空落落的感觉。
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做过相关研究,发现午睡超过90分钟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较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睡觉时间太长,会影响机体代谢,可能会引起糖代谢异常等问题。
因此,午睡时间不宜过久,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建议在半小时左右。
2、午睡不要直接趴着睡
趴在桌子上睡觉,会压迫眼球、影响呼吸,对颈椎、呼吸道、胃都不好,还可能造成局部神经麻痹,所以尽量不要直接趴在桌上睡午觉。
如果一定要趴着睡,最好垫个软一点儿的小枕头,同时解放你的胳膊和脸。
3、午睡时间不要太晚
常常还有这种现象,尤其是周末,中午很精神,下午四点多非常困,于是一觉睡到天快黑了。
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骏副教授曾表示,这样容易打乱生物钟,午觉睡得晚起得也晚,晚上自然睡得更晚。从而导致第二天白天精神也不好。
4、不要吃完午饭就午睡
有些人为了想多眯会儿,经常吃了中午饭就马上睡,这样是非常不科学、不健康的行为。
复旦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曾在采访中谈到,刚吃过午饭时,体内大量血液流向胃,大脑供氧明显下降,马上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午睡虽好,但这几类人,别睡!
1、夜晚失眠或睡不好的人:失眠人群晚上本来就睡不好,白天再午睡,睡眠动力就会在晚上减小,可能会加重失眠程度或者情绪。
但仍然建议这类人群,在中午平躺闭目养神15~30分钟。
2、65岁以上人群、体重超标20%(按肥胖指数计算的百分比)的人群:午睡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3、血压偏低的人群:午睡时血压会相对降低,容易引起呼吸困难等不良情况。尤其是温度较高的夏天,会加重低血压的症状。
您觉得有用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