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程孟瑶
“有时候是责任让你无眠,有时候是焦虑带走睡意。”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达到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很多人都是有严重的熬夜的现象。而这3亿人中有接近1亿人存在睡眠不足问题,尽管有机会睡,但由于睡眠疾病导致了睡眠障碍。
“我们应该去倾听我们身体所发出来的艰难的声音。”3月17日,在“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会暨大型科普活动启动仪上,中国睡眠研究会*志力理事长,用一个拟人句解读了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此次发布会通过对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解读、圆桌论坛、睡眠报告精彩探讨等环节揭示国人睡眠图景,洞察国人睡眠困境。
当前,睡眠医学与睡眠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解决睡眠问题的新方向,作为深耕睡眠领域的中国知名企业,慕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姚吉庆也在发布会上谈及了新的睡眠观:“现代人需要一场睡眠革命,它的发生有赖于持续的睡眠文化打造与推广。”
现场伴随着人民网出品、慕思特别支持的《健康睡眠,晚安中国》公益片,最后现场所有嘉宾共同发出“今晚早睡一小时”联合公益行动。
催化睡眠革命
睡眠是身体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里,健康睡眠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理想的睡眠是尊重昼夜节律,早晨按时起床,晚上准时入睡。但由于多样原因的存在,昼夜节律并不是唯一的睡眠调节器,睡眠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针对国人的睡眠问题,慕思联合中国睡眠协会发布的年国民睡眠习惯的白皮书显示,调查对象中有近3/4的人曾有睡眠困扰;手机成为睡眠杀手,近七成晚睡与之相关;一线城市的人入睡时间最晚;60%以上的防疫人员睡眠少于7小时;超过10%的网约车司机3点后才入睡……
所以在解决如何才能做到健康睡眠的问题上,需要找到问题,才是进行睡眠方案解决的关键。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郭兮恒教授表示,“每年发布的白皮书都从不同角度来解析我们中国的睡眠问题,给我们国家的相关的部门提供了很多战略性的或者有些有重要参考意义的一些数据,对我们制定一些针对我们国家的健康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慕思发布的白皮书,从多维度展示了国人不同维度的睡眠“画像”,以文化引领,帮助人们认识睡眠的重要性。慕思已经连续发布了10年,除此之外,慕思还常年通过举办睡眠公益活动潜移默化的塑造着新的睡眠观。
数字化守护下深度睡眠
一个好的睡眠,离不开“软性”的关怀和理解,也需要一些“硬件”的守护。
白皮书显示,对于有睡眠问题的群体来说,比起借助助眠饮料、褪黑素、冥想应用来促进睡眠,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更换更舒适的寝具来改善睡眠。比如更换一张能够自动调整,让脊椎得到放松的智能床垫。
慕思推出的T10AI智能床垫,借助AI智能、人体工学、大数据等技术,可以自动侦测人体参数,调节软硬度,给予用户高契合度的量身定制睡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此同时,其能够通过对人体心率、呼吸、体动、打鼾、深浅睡眠等数据的精准监测和分析,形成睡眠报告,为睡眠医学的临床诊断提供真实的数据参考。
姚吉庆表示,年轻人的熬夜问题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的烦恼,数字化时代的烦恼,要靠数字化睡眠方案解决。
所以不仅是在产品上,慕思还将智能化的基因深植进企业生命发展周期,纵深推进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发展。
有人睡觉怕光、有人容易被外界声音唤醒、有人更喜欢在恒温的环境下入睡……慕思IOT平台,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深度研究,把众多智能产品融合一个整体的系统,为用户打造了一位私人“睡眠管家”,智能床垫、电动窗、灯光、窗帘、空调等设备可以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相互配合,对用户的睡眠状态进行主动的调节和维护。
从慕思T10智能床垫、E6智能床垫到智慧慕思IOT平台,在慕思旗下的产品中,随处可见数字化、智能化对于用户深度睡眠体验的赋能。
开启健康睡眠新时代
当下,以“沙发+软床+床垫”为主要构成的软体家具市场正在迅猛发展,据统计,从年到年,市场的总规模从.5亿元增长到.78亿元,年预计将突破万亿元。传统床垫市场已接近红海状态,但是能够解决睡眠痛点、深挖消费需求的智能床垫则是蓝海。
事实上,早在年慕思就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进行数字化工厂建设,用智能科技赋能健康睡眠。在慕思的工业4.0数字化工厂,每天最高有张床垫被生产出来,型号、软硬可以完全不同。
目前,慕思的智能化转型已步入“下半场”,以此为核心实力,慕思迅速把握发展机遇,开启了IPO计划,意图借助上市聚合、融汇更多资源。
围绕以人为中心提高生活品质的出发点,在解决人类睡眠难题的道路上,慕思将进一步开展健康睡眠技术研究,加大创新与生产能力,打破传统睡眠壁垒,以创新的智能化产品开启健康睡眠新时代。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