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越大越不准时睡觉规律作息得有毅力,睡
TUhjnbcbe - 2023/3/25 19:34:00
北京湿疹医院医师 http://pf.39.net/bdfyy/bdfal/210405/8814491.html

有家长在我之前的睡眠文章下留言,咨询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准时的作息规律,正好许久都没有写过睡眠相关的文章了,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就当做咨询答疑吧。

周围的朋友经常会疑惑,怎么孩子越大准时睡觉越困难了呢?尤其是在孩子2.5岁以后,每天晚上睡觉总会变成一场拉锯战,孩子会熬到22:00、23:00才肯睡觉,在这之前会一直玩,不肯上床。

如果孩子基本上每天都是在22:00或23:00左右入睡,虽然睡得有点晚,但也晚的有规律,但有的孩子是既睡得晚,又晚得没有规律,今天是21:00,明天是22:00,后天是23:00,大后天又是22:30,随之而来的起床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完全让家长摸不着头脑。

孩子的作息不规律,一方面会影响孩子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则会给家人的活动安排造成诸多困扰。

我想大多数家长都很明白作息不规律带来的弊端,但是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孩子越大,作息规律反而不好控制了呢?

为什么孩子越大,作息规律越不好控制了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学前的孩子,因为孩子上学以后因为课业问题导致晚睡的现象实在太频繁,由于墨仔还没到上学年龄,所以即便我自己是婴幼儿睡眠顾问,但没有实战的经验终究是纸上谈兵,因此,我这篇文章所说的孩子,是指婴幼儿阶段,尤其是2岁以后。

1、随着孩子年龄增加,精力愈加旺盛,扛得住困倦

假设一个6个月的宝宝和一个2岁的宝宝做对比,同样是到了犯困的时候,6个月的宝宝会困到开始哭闹,原地爆炸,但是2岁的宝宝很少困到哭,大多都是更加亢奋,笑啊闹啊满屋子乱跑。

这是因为2岁的宝宝在大脑发育、神经发育、身体激素水平等各方面要比6个月的宝宝成熟太多,小月龄宝宝面对困倦是扛不住的,但是大孩子就明显能“硬扛”。

所以你看,一个3岁的宝宝很有可能不睡午觉了,但1岁的宝宝却不能不睡。

当孩子越来越能扛住困倦的时候,意味着他的睡眠信号很容易就被掩盖了,因为他不会再哭着要睡觉,所以你会看到他一直精力充沛的在玩耍,直到要睡觉的时候依然表现的十分亢奋,但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些关于睡眠的知识就会知道,极度亢奋是极度疲倦的表象而已。

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生理规律,那就只会依着孩子,看他什么时候不亢奋了,才安排他去睡觉,这样下去,孩子的作息规律自然是很难准时准点。

2、影响作息时间的客观干扰因素太多

如果孩子晚上入睡的时间总是不固定,多半是因为周围的干扰因素太多,比如说:

下班回来的父母,回到家的时间刚好是晚上7点以后,这个时间恰恰是孩子开始犯困的时间,但是因为亲爱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孩子总要和他们亲昵一会儿的,心情会非常激动,这个时候,家里恐怕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

家里的人数变多了白天可能只有老人和孩子3个人,到了晚上可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孩子5个人,如果是二胎那就是6个人,每个人都会发出各种声音,吃饭、说话、洗碗洗锅,叮叮当当乒乒乓乓,特别热闹,而夜间睡觉前的环境是需要安静且昏暗的,很明显,一般家庭做不到。

墨仔现在3岁,每天晚上8:00-8:30之间入睡,能保持这个标准,是因为我自己带孩子,在他上床睡觉之前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没有其他人干扰。

睡前活动的开展时间被推迟因为大部分孩子晚上还是和妈妈睡觉的,如果妈妈下班回到家的时间是19点左右,吃完饭洗漱完毕,可能已经20点多了,我们说孩子睡觉前至少有一个小时的睡前流程来沉淀,如此推算,上床时间可能会推迟到21点,完全睡着可能就是22点了。

3、受白天小睡时间的影响

当孩子到了3岁左右的时候,白天午睡不一定会每天都有,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睡午觉了,但是如果睡了午觉,下午的活动量又不足的话,晚上入睡的时间就会被推迟。

所以孩子的作息会分成两种,如果睡了午觉,晚上是一个入睡时间,如果不睡午觉,晚上是另一个入睡时间。

所以,规律起白天的小睡对夜晚的作息也是很重要的。

4、家长是否足够重视

其实很多孩子无法养成规律的作息,从根本上来说,是家长的重视度不够、执行力不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孩子入睡前是没有固定的睡前流程的。

而但凡能够很好的坚持睡前流程的家长,孩子的作息不会混乱到哪去,即便因为旅游等特殊事件被打乱了,也能很快调整回来。

如何给孩子养成一个规律的作息习惯呢

规律的作息习惯,主要是指孩子起床、小睡、夜间入睡的时间基本是差不多的,要养成一个规律的作息习惯,肯定是日复一日长期坚持的结果,而不是两三天就能建立起来的。

1、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些影响孩子作息规律,尤其是夜间入睡时间的因素

白天的运动量运动量是影响白天小睡、夜间入睡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睡觉是充电,运动就是耗电,有消耗才能进行下一次的充电。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电容量变大,消耗自然就需要变大,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跟上这个变化,总是让孩子在家呆着,出门遛弯的时候也总是让孩子坐在婴儿车里,这样的活动消耗肯定是不够的。

比如说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如果早上起床以后不出门活动,那么接下来的吃饭、午睡很有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那么,该如何把握这个运动量,可以参考世卫组织《关于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静坐行为和睡眠的指南》

0-11个月:每天至少30分钟的身体活动12-35个月:每天至少3个小时的各种强度不同的身体活动36-59个月:每天至少3个小时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其中至少60分钟为中高强度的运动

这么一对比,是不是很多孩子的活动量都是不达标的呢?

白天的小睡大多数人以为孩子白天的小睡是受夜间的影响,觉得夜间睡不好,白天就应该要补回来,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白天小睡并不完全是夜间睡眠的补偿,而是决定夜间几点入睡、睡得是否踏实的关键性因素。

在解决婴幼儿夜间睡眠问题的时候,多半也是从改善白天小睡入手的。

所以,要想孩子夜间睡的准,白天小睡就得规划好,从固定起床时间开始。

睡前流程的执行不论是哪个月龄段的宝宝,都需要一套完善的夜间入睡流程,有的家长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困了就上床睡呗,实际上,你会发现,让孩子乖乖上床睡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固定的睡前流程,目的就是给孩子建立一系列的睡前条件反射,通过看书、听音乐、洗澡等活动来划分出白天黑夜的区别,让孩子明白当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是该上床睡觉的时候了,不能再肆无忌惮的玩下去了。

长期熏陶在睡前流程中的孩子,上床睡觉不会那么抗拒,配合度非常高,家长很省心,这比你发火大喊着“你赶紧给我睡觉、快点!上床睡觉!”有用多了。

睡前流程的执行,需要家长的绝对耐心,坚持每天都这么做,是不能偷懒的事情。

全家人统一标准不论家里是谁陪孩子睡觉,都要做到换人不换流程,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经常负责哄睡的人非常了解孩子的状态,也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如果换了哄睡人,比如是不经常哄睡的爸爸,可能连孩子是真疲惫假兴奋这个信号都辨别不出来,执行流程的力度就会大打折扣。

就拿我家来举例子,如果是爸爸负责哄睡,一定不会准时,孩子会和他嘻嘻哈哈个没完,又跳又笑,根本安静不下来看书。

所以,如果要换哄睡人,建议妈妈将孩子的睡前流程写下来贴在墙上,让爸爸能够看到。

2、制定一份适合自己孩子的一整天的作息安排

在了解了上面这些息息相关的因素以后,家长可以按照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原本作息来进行调整。

第一步:固定孩子的起床时间

时间范围可以是7:00-8:00之间(当然7点是最理想的,*小朋友除外哈)

睡得晚的孩子,其睡眠阶段是整体后移的,所以若想要孩子睡得早,就要整体前移睡眠阶段,先让孩子早起,不要睡到九十点。

早起以后,早上的活动安排、小睡、下午活动、夜间入睡时间都会相应提前。

第二步:抓住早上的活动时间,让孩子动起来

吃完早饭,就带孩子下去活动吧,只要天气不错,就按照前文所说的月龄运动量范围让孩子运动起来,学步期的孩子尽量不要坐在婴儿车里,虽然坐在婴儿车里让大人很省事,不用追着孩子跑,但是却剥夺了孩子的运动时间。

2、3岁的孩子可以骑车、跑跳、踢球,要欢脱起来,不要安静地站在那里或者慢慢悠悠的散步。

第三步:固定午饭和小睡时间

接下来就是固定午饭和小睡时间,午饭的时间不宜太晚,最好不要超过12:30,太晚吃饭会让孩子错过午睡,如果吃饭吃着吃着就睡着的这种情况,肯定就是吃饭时间太晚了。

有时候你会发现,如果安排孩子在13:00小睡,很容易就睡着了,但若是13:30小睡,孩子反而不容易入睡,这是因为困意在那半小时里,被孩子扛过去了。

所以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孩子会在哪个时间段开始出现犯困信号,多观察几次,就能掌握什么时候安排孩子吃饭了和小睡了。

有的孩子到了3岁以后就不小睡了,那怎么办?可以安排孩子在原来小睡的时间进行1个小时左右的安静活动,比如躺在床上听故事,只要让他安静下来就行,这也是一种休息。

小睡时长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要让孩子睡太久,否则一定会推迟夜间的入睡时间,2岁以上的孩子午睡时长不宜超过2小时(如果你家娃午睡时长超过2小时,但没有影响夜间入睡时间,那就不需要缩短)。

第四步:抓住下午的活动时间,让孩子充分放电

午睡充电完成以后,带孩子下去活动,同早上一样,进行中高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关于这个活动强度,我个人的做法是,带墨仔去上体能课,一个小时的运动下来,满头大汗,绝对是达到中高等强度了。

第五步:规划合理的夜间睡前流程

这个环节需要参考自家的实际情况,对于职场妈妈来说,很难保证孩子在晚上8点左右入睡,所以建议妈妈根据自身情况,拉出一个时间线,孩子几点睡是比较好操作的,然后向前1小时倒推流程,在你回家之前的事项,由其他人执行,剩下的由妈妈到家以后执行。

万能的睡前流程:打开睡前音乐----洗漱----上床----看绘本----关灯---听音乐/故事app(比如喜马拉雅)---睡着

第六步:排除困难,执行流程

准时入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前2、3年就没有睡前流程的孩子,改善起来更加难,因为他太习惯睡前一直疯玩到困到极限,太不习惯早早上床看书听音乐。

所以,流程制定的再完美,执行不下去一切都白搭,执行难无非这几个情况,我们来各个击破。

孩子不配合,不爱看绘本放音乐、洗漱这两项操作起来没啥难度,但上床看书开始,很多孩子就往床下跑,怎么办?

首先要让孩子爱上看书,增加白天的看书时间,选择孩子喜欢的绘本类型,在床上给孩子读,培养他的看书习惯,另外,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讲绘本的水平,这可是一门技巧活啊,当孩子爱上在床上看书这个事情以后,睡前流程的上床看书这个环节就能击破。

其次,用床围把孩子围在床上、锁上卧室的门,切断他跑到客厅继续玩的路径,就算不睡,也只能呆在床上玩,不可以下去,其他家人更不要开门进来和孩子互动,卧室里只留下妈妈和孩子两个人。

孩子哭闹着要去客厅坚持原则不退让,妈妈可以用游戏或者玩具来安抚孩子,心平气和的告诉他“我知道你想出去玩,但是现在是睡觉时间,我们需要呆在床上”。

2、3岁以及3岁以上的孩子,哭闹一下完全可以接受,并且如果家长坚持原则,正确安抚,孩子会很快适应规则。

孩子不让关灯为了延迟睡觉时间,孩子可能不让家长关灯,但不关灯,就无法让生物钟准时运转起来,这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关灯以后我们就可以听故事咯,紧接着打开听故事的app,坚持几次,孩子就习惯关灯这个事情了。

第七步:制作一个有照片的流程图用来表扬、提醒孩子

将孩子需要遵守的睡前流程图制作出来,贴上孩子完成每个步骤的照片,然后各种彩虹屁吹起来,依次来鼓励孩子。

渐渐地,孩子就喜欢上这个流程了。

多久才会有效呢?我想说肯定不是一蹴而就,至少坚持1个月吧,然后一直坚持下去,让睡前流程成为美好的亲子时光,而不是刷任务。

最后切记,不要因为完不成流程而训斥孩子,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讨厌这一套流程,再去执行的时候难度会更大哦。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知识,感谢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越大越不准时睡觉规律作息得有毅力,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