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哄睡宝宝到崩溃,主要是自然入睡法不对
TUhjnbcbe - 2023/4/8 9:32:00

近期发表在《自然》杂志的针对全球0~3岁婴幼儿的研究表明,亚太地区婴幼儿的睡眠时间显著低于欧美同龄孩子,多达76%的中国家长认为自己的宝宝存在睡眠问题。而据《文汇报》年3月31日报道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最新研究发现,亚太孩子“睡不好”,家长不正确哄睡是罪魁祸首。

这项研究对我国近个婴儿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发现,频繁夜醒是我国婴幼儿主要睡眠问题:仅10.2%的6个月婴儿可以一觉睡到天亮,仅12.9%的一周岁婴儿可以夜间连续睡眠。

深入研究发现,导致婴儿无法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核心问题是父母缺乏正确培养宝宝良好睡眠的知识,特别是奶睡(含着奶嘴睡)和抱睡(抱着或摇晃哄睡)是绝大多数家庭婴儿哄睡的方式,养成了孩子依赖外界条件入睡的习惯,他们只要进入较浅的睡眠阶段就无法独自入睡,需要哭吵让父母再次给予这样的条件。

1、及时接受到宝宝发射困意的信号

就和大人一样,宝宝困了也会有些小动作的,像揉眼睛、打哈欠等。

这时,爸妈们就得留意到宝宝这些小动作,观察宝宝的生理作息,从而为他制定适宜的睡眠时间。因为在宝宝产生睡意时培养他自行入睡习惯,这样便可更快的获得成效。

2、睡前不要让宝宝太兴奋或疲劳

临睡前,可以和宝宝玩玩比较安静的游戏,适当地给他一些诸如纸盒、摇铃、橡胶玩具等小玩具,或是听听舒缓的音乐,念念儿歌,感觉宝宝有些累的时候,就赶快把孩子放到小床上,让他自己入睡。

3、睡前保持安静

夜间睡前一小时,电视关小声或者关掉,保持室内安静、昏暗,给宝宝洗澡、抚触、换上干爽的纸尿裤等。然后,对着他轻轻读书、讲故事、听轻音乐或唱催眠曲等,直至孩子入睡。

4、建立规律的就寝模式

宝宝睡前,正常来说都有一连串ending仪式,如:洗澡、喝奶、刷牙、说故事、道晚安…

透过这些规律的睡前仪式,等于对宝宝下达“做完这些事就要睡觉”的指令,从而协助宝宝养成入睡认知和习惯。

5、入睡前给宝宝换好纸尿裤

新生儿睡眠时间是决定新生儿睡眠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但新生宝宝常常会出现稀便问题,很容易打断宝贝睡眠,让宝宝频繁夜醒,宝贝的睡眠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夜间入睡前一定要给宝宝换上渗水性强的干爽纸尿裤,防止宝宝因稀便问题或夜间更换尿布而被打扰睡眠,从而可以保证宝贝睡眠时间,进而提升睡眠质量。

6、利用安抚小物

爸妈在培养宝宝自行入睡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买几个玩偶当作宝宝的安抚替代物。这样如果宝宝半夜醒来,抱着自己喜欢熟悉的玩偶也会比较容易再次自行入睡。

要想宝宝可以自行入睡并一觉到天亮,首先要了解宝宝的睡眠特性,并逐步建立一套符合他生理时钟与家庭作息的睡眠模式,然后再培养宝宝在舒适、安心的状态下自行入睡其实就可以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哄睡宝宝到崩溃,主要是自然入睡法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