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以提高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
而据相关数据研究表明:中国每年约有55万的人口死于猝死,其中因睡眠不足导致猝死的人口高达38.2%。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睡眠的重视。尤其是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更是需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今天幸孕姐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最新的睡眠时间,帮助大家管理孩子进行科学的睡眠。
孩子应该何时睡觉
有些人认为不论什么时候睡,只要睡足那么长的时间不就行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真正好的睡眠包含两个方面:规律睡和充足睡。
如年最新睡眠时间表就指出了不同年龄段的最佳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长(如下图)。
结合上表,一般来说,婴儿应该保证每天14-17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是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他们来说吃奶属于体力活,所以新生婴儿容易感到疲惫,就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
随着宝宝的增长,每天接触外界事物的时间增多,睡眠时间会稍微减短,但花费精力更多,所以大人要保证他们每天能在八点左右入睡,且睡眠时为11—14小时,为幼童认识世界提供充足的休息。
当孩子进入学龄,“三点一线”的生活让孩子的时间变得规律起来。为了保障孩子精力充沛,家长朋友们要监督孩子在完成作业任务后,于9点左右上床睡觉,这样才能保障孩子每天有9—11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进入青少年阶段后,孩子的学业压力加重,睡眠质量也会相应减少,但这个时期又恰恰是孩子长身体的*金时期,充足的睡眠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长激素,帮助他们快速长个,所以即使血压加重,青年阶段的孩子们也应该保证8—10小时的睡眠。
如果孩子们能严格按照以上年龄段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进行休息,不仅能帮助他们消除疲惫感、恢复精力,还能使其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建立,可以增强反应速度以及提高记忆能力,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
此外,熟睡后,免疫系统就会释放出细胞活素、抗体,能够帮助增强免疫力。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朋友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一到节假日就放任孩子想玩到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的行为了。
长期睡眠不足,对孩子的影响
1、影响精神状态
机器不能长时间运转,人脑也不能长时间不休息。夜晚是大脑的生理休息时间,若是大脑细胞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孩子就容易出现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情况。
2、影响生长发育
a、影响长高
科学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容易引起人体的压力反应,进而刺激肾上腺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这种物质属于压力荷尔蒙,可能会抑制孩子脑下垂体功能,压缩生长激素的分泌。
再加上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本身就受时间的限制,其高峰期为晚上9点到凌晨1点以及早晨5点到7点,在这段时间中,孩子要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才行,否则其分泌量就会大打折扣。
而研究发现,人一般要在入睡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才能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如果孩子经常晚于9点以后睡觉,就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孩子长高。
b、影响记忆力
要是孩子晚睡,或是在睡前还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会影响脑细胞的休息,第二天上学就会明显不在状态,时间长了还容易导致记忆力下降。有研究发现,长期缺乏睡眠会干扰大脑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过程,其阅读、算数、反应能力以及记忆力都会比较差。
3、影响身体健康
孩子长期晚睡,不能让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就更加容易生病,这是因为睡眠状态下,身体得到放松和休息,以此减轻白天学习、玩耍的疲惫感,久而久之,免疫力就会下降,比较容易生病感冒。
除此之外,孩子经常晚睡,情绪会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其呼吸、心跳等都会加速,血压也会随之升高,不仅会表现出易爆易怒、无理取闹等性格问题,还容易诱发心血管问题,到35岁以后就会显现出来。
疾病不是一天出现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好好把关孩子的睡眠质量。(f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