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1/4 20:10:00
相信很多考研er们都问过自己的小伙伴这类问题:“你一天都复习几个小时呀?”、“你晚上都几点睡呀?”这个问题看似平常,但背后往往带有某种攀比和竞争的味道。关于复习时长这个问题,有同学答每天六个小时,这属于“懒人考研派”;答八个小时的,这属于“中规中矩”派;十到十一小时的,这属于“奋力拼搏派”。十二小时以上的,往往就是那种早上你来他已在,晚上你走他未走的“钉子户”了。当然奇闻异事也是层出不穷的,所听到的每日复习时间最高纪录是十六小时,而且是相当怪异的中午十二点睡到傍晚六点起,然后通宵加一上午,这应该已经是传说中的级别,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外加倒抽一口凉气。但是,诚实地说,除了某些个别精力确实特别旺盛,生物钟确实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考研怪杰”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那种“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复习方式吗?未必。1.过度早起晚睡,易适得其反虽然二十岁出头的年龄正是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阶段,但是人的精力毕竟不是无限的。关于人类为什么需要睡眠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生物学问题,但是目前公认的是:倘若长期缺乏睡眠,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尤其是考研复习阶段,白天脑力消耗很大,再长期早起晚睡,会加重大脑的负担,不利于精神的恢复。四五点钟起床复习,到了八九点钟已经很疲倦了,因此往往上午还要补上一觉。且不论上午的时间和清晨的时间哪个更适于复习,但是用上午的时间来补清晨的时间,人困马乏,其实总的算起来并不比那些正常起床的同学的时间安排得更合理。对于某些体质优秀,精力的调节和恢复都特别有优势的同学,自主安排长时间的复习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试图通过早起晚睡的方式一味增加时长,甚至不顾身体各个方面已经亮起红灯而玩命死扛,这种方式只会让复习成果事倍功半。2.苦熬不知调节,得不偿失实际上,“苦大仇深”考研复习的同学并不欠缺学习能力,只是长期只知道“苦熬”而不知道调节,总想一口气憋下去就能游到底,“熬过头就是晴天”,殊不知这是把大海当成了游泳池,在海里游泳,不懂得正确的游泳方式怎么行呢?既然每天复习十几个小时的“苦大仇深”式的复习并不是适合的游泳方式,那么“懒人”的复习方法或许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当然,这种“懒人”并非是鼓吹不学习的真懒,而是通过“懒人大法”高效复习的那群人。他们高度自信,他们快乐地高效学习。因此,采用“懒人大法”进而修炼成“懒人”学会平衡学业与生活,培养一种积极健康而又不失轻松活泼的心态和学习方式,不仅在考研复习的几个月必不可少,对将来的研究生阶段或者其他的工作,其实更为重要。祝愿每个同学不仅把考研复习当作一个学习的机会,更能当作一次锻炼心态和调节自我的机会。希望每个人通过自己几个月的复习之路,能够学的“懒人”一二,能够对考研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都有所助益,那么此文的目的便实现了。好的生活习惯是考研成功的一半1.坚持运动通常来说,有氧运动能使人全身得到放松。想通过运动缓解压力,可以参加一些缓和的、运动量小的运动,使心情先平静下来,如跳绳、跳操、游泳、散步、打乒乓球等。运动时间可掌握在每天半小时左右。2.心情乐观在考研的时候我们难免会遇到让自己不如意的事情,建议大家的方法简单的来说就是放大一些事情给我带来的愉悦感,一杯奶茶,一次热水澡,一块鸡腿,其实这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去弥补自己在其他事物上的烦躁。3.说到做到说到做到这个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不是很容易,大学四年的学习养成了我们做事拖拉的习惯。面对这种拖延症,我们必须及时克服,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想,是威胁考研成功、需要考研人重视并改正的坏习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我们就要保质保量地去完成,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一种高效率的状态。4.求多不求精有些考生复习一天躺在床上后,会有个“好习惯”,把这一天的复习情况做个总结,总结自己这一天又错了多少多少道题,才做了几篇阅读,才背了几个单词……越想越难受,越想越消极,觉得就这样还考什么研啊,大半宿过去了,没攒足精力不说,还消耗了更多的精力。同学,你要知道,考研初期是最忌讳急功近利的,要是这时候你都“十题九对”的那还复习什么啊。你要是真想总结也行,总结一下自己今天做错的那些题,都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今后应该怎么去弥补,重在把题做透而不是做完了多少。5.意志坚定很多考生是刚决定加入考研一族的,对考上研究生本就没那么大的执念,只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的权宜之计,所以当看到周围的很多同学纷纷签到了满意的工作,自然心里就会有所触动,面对着巨大的复习压力,每天都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对的。考研一大忌就是面对各种诱惑和选择时意志不够坚定,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