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纸要撕得整整齐齐,一丢白边也不能放过;指甲要剪得长短一致;书桌上的一切都要码放得方方正正;每一只文具都要摆放得严丝合缝,不留破绽……
这是生活中的你吗?
今天要说的这位患者就有类似的情况,患有焦虑强迫症的她,明知自己做的事情不合理,却无法控制。
01
一语中的
最开始意识到自己强迫症的时候,是陈程在准备关灯就寝之前。
她想要检查一下煤气关了没有。
反复检查了很多次之后,她决定再开一下煤气,再关掉,这样就肯定关上了。
结果,开关了好几个回合之后,陈程一直怀疑“我真的关好了煤气了吗?”
于是又开关了几个回合,一直到她闻到煤气味。
强迫症和焦虑症都是一类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病理性疾病,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会引起失眠。
患者一直重复自己的行为,也有可能会引发神经衰弱,从而出现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情况。
然后陈程赶紧跑回卧室,把熟睡中的老公叫起来,跟他说:“跑煤气了,你快去看看。”
老公一听,翻身跃起,睡眼惺忪地问陈程:“你有强迫症嘛?”
老公的一句玩笑话,让陈程瞌睡醒了一大半:“我不会真有强迫症吧?”
结果,在后面睡眠半结构式晤谈问卷的第五项心理/情绪问题史中,显示陈程还真有焦虑特质强迫症。
她总是怀疑一些自己根本没做过的事情,或者担心一些有的没的。
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情绪高低反反复复,爱钻牛角尖。
晚上不折腾个一小时,都不带安心入睡的。
02
自寻出路
最痛苦的时候,陈程必须要戴上隔音耳塞才能睡觉。
因为只要一听到声音,她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门锁好了吗?窗关紧了吗?水龙头没漏水吧?……
关键是越想控制,想要起身检查的诱惑力就越大。
“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给我开了很多药,看到这些精神类的药物,我真的接受不了,因为我知道我的问题是出在心里,是我的心生病了,我觉得吃药无法打开我的心结,改变我的思想。”
“其实只要睡着了就好了,半夜醒的次数也不多,就只是睡之前很烦,躺在床上要很久才能睡着。所以我会有意地让自己早点睡,但没用,哪怕我八九点上床,也得挨到十一二点才能睡着。”
陈程把自己睡不好的原因全部归在强迫性焦虑症上。
在她看来,只要强迫症治好了,失眠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于是陈程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咨询师人还是很好的,但更多的还是听我倾述,给我讲道理。道理我都知道,这也许就是一种认知疏导吧,不过这样的方式对我来说帮助有限。”
后来陈程终止了心理咨询。
在最后一次咨询时,心理咨询师建议她去看睡眠专科,说也许能解决问题。
03
换种方式
在陈程做完整个睡眠半结构式晤谈问卷后,睡眠管理师告诉陈程,她的失眠特征是条件反射性入睡障碍形成的习惯性阻睡联想。
“之所以你一上床就失眠,是因为计划入睡和障碍因素建立了联系,卧室、床或者其他行为都是引发你失眠的导火索。”
“可能是吧,我一上床就思绪乱飞,好不容易放松下来,快要眯着的一刹那也会想起什么事被惊醒,然后浑身发汗,睡意全无……”就经历的痛苦体验,陈程一讲起来就滔滔不绝。
陈程的这种失眠通常在一个外界刺激(家庭原因或者工作压力等)后形成,然后变成一种长期困扰,即使在外界环境干扰消失后依然保留下来。
如果不经过治疗,失眠可能会持续数十年,并有可能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病情在加重。
失眠成因量化分析(3P模型)
那怎么才能让陈程克服失眠的困扰?
睡眠管理师的方法是不用药物,主要从睡眠限制、睡眠认知、情绪管理和放松训练来解决失眠。
当然,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就具体措施来说,睡眠管理师提供了以下建议(部分):
1.不要过早上床,直到有困意再上床。
上床过早,睡眠动力不足,不易入睡,反而易增加睡前焦虑
2.将工作和生活安排满,不要有太多时间空闲下来。
因为一空下来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