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性的失眠,可能不只是身体出现睡眠障碍这么简单,更可能源于你的心理系统——思维、情绪、潜意识,与现实冲突后产生的执念、压力或不适应性。简单的话说,就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睡眠功能缺失了,自然入睡受到太多干扰。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觉,那么接下去要好好看看,我们一起像剥洋葱一样审视、调理好这个“心、身、灵”系统,帮你找到失眠的深层诱因,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它。
一、认识“真我“概念
著名儿童学家蒙台梭利就认为,儿童出生时便具有一种精神展现模式,这种天生的心理本质被称为“精神胚胎”,每个生命的“精神胚胎”如果能自由、充分地发育,最终才会成就他自己,就是“真我”灵性的状态。只有健康状态的“真我”,才有足够的弹性应对环境变化和挤压,同时保持自身内部和外界的平衡。
从这个角度出发,失眠者其实在童年的时候,就或多或少已经埋下了焦虑的病根,这就是会导致失眠的“素质因素”,而日常生活中会触发失眠的生活事件,就是失眠的“诱发因素”,一般在生活事件过去之后失眠会慢慢消失;但失眠产生的影响会让我们恐惧失眠,进而想控制失眠,做出不良应对策略,即失眠的“维持因素”,这样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会使失眠长久不愈。
二、做情绪的“拆弹部队”
情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混合能量,包含正面和负面的感觉,这种能量如果不释放出来,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样,会有随时爆炸的危险,所以我们要适时的把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释放出来。
调查显示,多数失眠比较严重的人会产生种偏执,即非要控制着自己的睡眠,比如:一定要睡够8小时,一定要深度睡眠,一定要一觉到天亮……当人试图控制自己的睡眠时,却往往适得其反,这种失控感会刺痛他们真我的敏感神经,变得烦躁不安而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无法控制的,去控制可以控制的”,当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睡神"时,就不再试图控制睡眠,睡眠反而自动改善,失眠方法中有一个“矛盾意向法”可以试一试,就是在睡不着时让自己努力保持清醒,反而更容易睡着。
三、辅助补充微量元素
失眠有各种不同表现,对于失眠还有一个思维误区,认为“睡着才是休息”,执着这个念头才会有了睡不着时的恐惧和烦躁,反而陷入恶性循环,这里建议你,先接受事实,睡不着时,哪怕心平气和地躺着,一样可以达到身心放松的作用。
在调整自身睡眠时,及时补充微元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紧密影响着你的睡眠质量到底好不好,那就是褪黑素,我们人体自身也能产生,由脑内一个叫松果体的器官负责,它非常有规律,但一般失眠者会波动性很大,这个时候需要及时补来辅助调整。
我自己有段时间失眠就有点严重,主要是工作时间的不固定导致生物钟混乱,朋友的推荐,尽量每次都是在睡前,让全身的压力感消减,这样晚上比以前容易点入睡,第二天的精力也更充沛了,一段时间,现在入睡时间比以前提前了不少,慢慢进入良性循环,相信很快我就能摆脱困扰了。
END
▼
▼
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