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的认知中,睡觉是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有的人总是睡眠不足,有的人经常失眠,还有的人甚至整夜整夜的在通宵工作。这样的睡眠习惯对于人们的健康而言都会造成不小的伤害。近年来,人们平均睡眠时间从年的8.8个小时,逐渐缩短,到年,仅5年的时间,就缩短了2.3个小时。人均睡眠时间只有6.5个小时。
这样的变化其实表明了国人普遍有睡眠问题。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规律的问题,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美国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最佳睡眠时间表”,其中3岁-65岁之间的人群每天睡多久,怎么睡都说清楚了。对照看看,你是否处于健康的睡眠规律内?
在3到5岁的学龄前儿童身上,需要每天保证10-13个小时的睡眠,建议在每天晚上8点左右让孩子入睡。因为在这个时期,有两个时间段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比较旺盛的时期,进入深度睡眠的儿童对生长发育更有好处。晚上的21点到凌晨的1点,早晨的5点到7点。
儿童长大后,进入了6岁-13岁的学龄儿童,这一时期需要保证9-11个小时,并且不得少于7个小时,这样的睡眠时间对于孩子的身高、脑部发育等会比较有好处。晚上的9点左右入睡,是比较合理的,也能保证第二天按时的起床上学。
14岁-17岁的青少年,每天需要8-10个小时的睡眠,这一时期学业比较忙,很多孩子会上补习班、做作业等,晚上睡觉时间就比较迟。但出于健康的考虑,也应该至少保证每天有8-10个小时的睡眠,晚上睡不够,可以在中午抽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午睡,也能比较好的恢复精力。
从18岁往后,人们就算是成年人了,这时最佳时长是7-9个小时。很多人在这会儿正在上大学或者已经开始工作了,白天没什么事情就喜欢睡懒觉,一不小心就可能睡眠过量,需要提醒的是,睡的时间过长,超过11个小时,也是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的。
26岁-64岁之间的成年人生理逐渐成熟,每天最佳睡眠时间是7-9个小时,但不得少于6个小时,也不要超过10个小时。有研究显示,睡觉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对健康产生威胁。研究中发现,每天睡觉超过10个小时的人群出现中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50%以上。
原因是人们长时间的处于睡眠状态中,人体所进行的活动时间就缩短了,基础代谢率以及消耗能量就会降低,从而增加出现肥胖的风险。而且长时间的处于睡眠状态中,人们的肌肉、骨骼、大脑神经等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也就会增加诱发疾病的风险。
所以,建议人们不仅是要每天按时的入睡,更应该掌握好自己每天睡眠的时长以及入睡的时间。睡眠时间和人体的健康是呈现出“U”型关系的,睡眠过多和睡眠过少都可能增加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入睡的时间也和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联系。
对于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早睡、睡眠时间短等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但长期保持这样的习惯,对人们的健康也会带来一定的伤害。从科学的角度来看,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最佳的睡眠时间是7-8小时,并且最好不少于5小时,也不要超过9个小时。这样对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状态等会比较有好处。
如何才能改善睡眠质量?
不在床上做玩手机、看电视、看书等睡觉之外的事情。在心里牢记一点“床是睡觉的地方”。只有当人们建立起睡觉和躺在床上之间的联系,这样对于改善睡眠等会比较有好处。
白天多晒太阳,晚上避免焦虑。多晒太阳能够改善人体内的激素分泌,褪黑素等激素的分泌对调节睡眠也有益,而在生理上打好基础的情况下,人们睡眠时的情绪也应该有所调整,避免着急、焦虑、抑郁等情绪。
现在你清楚了吗?从3岁到65岁之间的人群,每天最佳睡眠时间应该睡多久,怎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