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两字,总是能轻而易举扣住爸爸妈妈们的心弦。如今国家快速发展,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生们的文化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了,家长们的压力却往往要先行一步,替孩子们担心以后的就业,以后的发展,以后的生存空间。
这时家长们就开始给孩子们进行补课,并逐渐在家长中形成了一种竞争。一时间,补课乱象频出,昔日的公平竞争已不再。对此情景,教育部因时而动,下发了双减政策,意在帮助学生缓解压在肩头的学习重担。
上学太早,回家太晚,多数学生睡眠不够
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各地区也根据文件内容,做出了应对方案。除了各种课外培训机构被限制以及延时服务外,一些地区取消了小学低年级纸笔考试,或者将英语一门直接踢出考试范围。这些举动都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安排,不用再去面对排满的课程和如山的作业。
于是学生们自己的时间更多了,周末也可以享受年少无忧无虑的快乐。不过仍有一些问题慢慢浮现:现阶段中、小学学生的睡眠严重不足。原因在于每日上学太早,延时服务后,回到家中已经晚上七八点,到家又太晚。
操心的家长们再安排孩子做一些课后补充,睡觉时间太晚,进而导致了学生们的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不仅造成学生们的身心压力变大,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也不利于注意力集中,汲取知识的效率被大大削减。
教育部发出“睡眠令”,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家长仍有顾虑
一是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长。小学生至少要保证每晚超过十小时的睡眠,初中生至少要保证每晚至少九小时睡眠。
二是调整了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取消了早间学习。小学生上课时间应在八点二十分之后,初中生上课时间则要在八点之后。
一是起床时间延后,二是睡觉时间提前,“睡眠令”从前后两个时段保障了学生们的睡眠。有了充足的睡眠,上课才更有精神头,不犯困,注意力才更集中,更利于学习。
但家长们仍有担忧,不只是接送学生的问题,更多担忧还是在于学生的成绩,睡眠令发出后,没有了早自习,直接进行课程内容,学生无法短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状态。
在“睡眠令”之下,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有些家长会认为:睡眠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就减少了,不利于自己家孩子的学习进步。这句话看起来没毛病,实际却是一个误区。学习时间长短真的就能决定学习知识的多少吗?真的就能决定学习质量的好坏吗?不能。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个干耗时间就能达成的目标。
家长认为:睡眠变少会影响学习知识。实际恰恰相反,充足的睡眠才能够保证学习时知识的吸收,如果睡眠不足,身体和大脑都很容易疲惫,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更不利于孩子长远的学习生活。
反之,如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就能够保证孩子在学习期间内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才真正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对于中小学的孩子来说,与其挤时间,不如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
睡眠令之下,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很关键
其一,合理的学习规划。良好的规划会帮助学生合理的分配时间,劳逸结合。。睡眠令之后,学生们上学时间变迟了,但并不代表上学之前的时间不可以利用起来进行学习。中小学的学生年纪还比较小,不懂得怎么合理分配时间就会浪费时间。
家长如果能帮助学生好好规划,制定合理的睡眠时间和学习时间,让学生早睡早起,早起学习,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高效地度过每一分钟,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二,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让注意力良好集中的环境。很多家长忽略的是,哪怕是在家里,也要打造一个安静干净的学习空间。首先,学习环境要干净,学习的书桌上除了必要的学习资料,尽量不要摆放其他物品,保持整齐。
其次,尽量不要在学习时打扰学生。或者有些家长喜欢在学生学习时给学生送些吃的喝的,但这些举动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虽然现在是学生的减负时代,但家长依旧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做长久打算。睡眠令保障学生的健康和睡眠充足,到了家中,家长也应该帮助学生,培养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今日话题:睡眠令给学生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