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提“睡眠令”,好政策家长、学校能彻底执行?
现在孩子们上学相当辛苦已经成了大人的共识!且不说孩子在校如何学习,就看在家孩子熬夜写作业,天没有亮就起来背单词,孩子的辛苦程度就可见一斑。
但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当中,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好就是最好,殊不知这种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片面提升考试分数的做法,已经或正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长年累月,孩子身体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庆幸的是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孩子身体的状况,教育部也发布了“睡眠令”,希望能从法规角度来解决中小学生的睡眠问题。教育部明确要求,小学生的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20,中学生的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点,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的睡眠时间要保证在9小时,高中生也要不低于8小时,并对包括寄宿制学校在内的所有学生,就寝时间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的非常细致。另外,教育部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上课时间也作出了规定,明确要求辅导机构晚上的上课时间必须在8:0之前结束,并且不能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练习、手机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这么好的政策虽然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但是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不简单。家长们既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又担心学生身体,最后成绩还是压倒了大多数家长,孩子还是熬夜做作业,熬到十一二点是常事。另外学校和老师也很矛盾,一边是国家政策,一边是家长,学校两难,许多学校对于国家的睡眠令并没有彻底执行,依旧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当然这也离不开家长的默默支持。
当然,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8:20到校,就意味着他们送孩子上学的时间也是八8:20,而大部分家长的上班时间却是八点,这样安排在时间上就有了冲突,所以,这部分家长认为,学校的到校时间不能一刀切,还应该考虑不同家庭的综合情况,所以提前把孩子送到学校。
总之,学生的睡眠休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不是一纸睡眠令能够解决的,它牵扯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但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