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赚足了大家的眼泪,看过的网友一定对里面的一句话:“我的孩子,我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可是现在的孩子,虽然有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面对繁重的学业,想要健康快乐,实在是太难。而影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因素就是睡眠不足。
据调查表明,一些学校的小学生的作业已经要写到晚上九点,初中生要写到十点,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生来说,能在十二点之前睡觉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对此,教育部下达相关文件,小学生的上课时间不早于八点二十,而中学则不能超过八点。
这个文件下达后引来网友纷纷讨论,有些家长希望教育部执行到位,而另一些则表示,如果教育制度不改变,只是单纯地改变上课的时间并不会起到根本作用。孩子虽然早睡了,但是学习成绩上不来,最终考不上好的学校,这样的后果谁来买单?
睡眠不足,的确是现在广大学生面临的很大问题,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良好的睡眠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缺乏睡眠、睡眠质量不足,会造成很多危害。
学生缺乏睡眠的危害
1、课堂效率低下
老师们常常说,如果能够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胜过自己回家学两个小时。是的,老师在课堂上会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体系来安排上课,并且会挑出重点和难点讲解。如果睡眠不足,会造成孩子们上课精神不集中,打哈欠,有的甚至在课堂打瞌睡,这些会严重影响听课效率。有的孩子常常说的溜号很多原因都是睡眠不足导致的。
2、影响生长发育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孩子应该晚上十点之前睡觉,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激素,让孩子能够健康的发育。睡眠不足的孩子往往身材的瘦小,或者身高不足;并且也会影响到大脑工作,智力受到影响。
3、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人类的器官是有休眠期的,每个器官都会在晚上十点之后依次处于休眠状态,如果人要强行工作,就会强行使这些器官被迫营业。长期以往,这些器官就会吃不消。并且熬夜会造成眼部疲劳,人们长期近距离地盯着事物而不注意休息,会引起眼部健康问题。目前中小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了眼镜一族。
孩子在熬夜学习的时候,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学习辛苦,往往会送来美食。正常人们在晚上八点之后最好就不要进食,而孩子由于用脑用体力,并且容易用食物来缓解压力,会造成孩子的肝脏、胃的负荷过重,并且晚上进食还会造成脂肪代谢不出去,引发孩子的健康或者肥胖问题。
教育部规定下达,不少家长表示,虽然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想让孩子减轻学习压力,可以按时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但是由于教育体制没有变化,即使提前让学生放学,推迟学生上学,孩子仍然需要为了成绩另行补课,对于孩子的成绩,除了睡眠令,是否还有别的方法?
除了睡眠令,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到学生?
1、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培训、学习
一个好的老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听说重点班、尖子班、金牌班等等。这些班级不仅是孩子的成绩更加优越,配备的师资也是更胜一筹,所以要提高孩子的成绩尤其是普通班级孩子的成绩,也需要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2、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效率
要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并不是一味地延长学习时间、如果孩子只是在书桌前坐着,但是学习效率已经不达标了,莫不如让孩子睡觉或者是做一些事情让他们放松。
我们认为每节课的休息时间应该让孩子们出去运动放松,不应该抓住课间的时间拖堂并且让孩子在这个时候还要机械地看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孩子的心理教育,减轻学习压力
目前应试教育不仅让家长和孩子一味地追求分数,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的学生的心理负担。一些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平时成绩很好,一到考试就不行。这跟他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提倡成绩不排榜,单独发给学生家长。作为家长也不能过于和孩子强调分数的重要,告诉孩子尽力而为就好。
总结:
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屡屡出现新规,但是学生压力大、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作为国家教育部应当继续研究体制改革问题,平衡各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改善目前分数第一的现状。
作为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综合评价孩子,不应该用分数衡量一个孩子的水平和未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各方一起努力,才会使祖国的花园的花朵鲜艳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