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研究人员尚不能确定,是先有抑郁症,还是先有沉溺网络,但有一点肯定的,即两者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抑郁症可以使青少年更加沉溺于网络,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基本没有生活目标,网络游戏中获得的虚拟奖励对他们来讲很有吸引力,虽然网络世界四通八达,但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内心却异常孤独。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抑郁症和沉溺网络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恶性循环
B.网络世界四通八达,但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内心却是异常的孤独
C.抑郁症可以使青少年更加沉溺于网络世界
D.研究人员对抑郁症和沉溺网络的关系还没有弄清楚
A。这道题很容易选择到其他选项上,每个选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提示。所以题干就显得很重要,文段的第一句话主要强调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的关系:一种恶性循环;后文即论述抑郁症使青少年更加沉溺、沉溺其中的少年又更加孤独,这无疑就是恶性循环的具体原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句话和后文是一种“总说+详细解释“”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总分,那主旨观点当然应该在第一句,与之对应的答案就应该是A。
六年级的某节语文课,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中有一人没来上课,其他三个人都来上课了,老师在事后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回答:
甲:乙没有来
乙:我不但来上课了,还回答了问题
丙:我迟到了一会,但直到下课才走
丁:如果丙来了,那就是我没有来
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那么下列成立的是:
A.丁没有来上课B.乙没有来上课
C.丙没有来上课D.甲没有来上课
答案A。根据题干信息把四个人的话用逻辑命题的形式表述为:甲说:非乙,乙说:乙,丙说:丙(就是丙来上课的意思),丁说:丙非丁。四个人中只有一句假话,并且发现甲说的话和乙矛盾,那么根据矛盾关系性质可知甲乙必有一真一假,那么丙丁的话就都为真话,结合丙丁的话可知,丙来了丁没来,直接选择A选项。
那么如果这道题问说假话的是谁,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分析甲乙的话了,由题干信息可知只有一人没来,根据上述分析可直没来的是丁,所以甲说的话就为假话。
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类和生活实际相关,考试出题量不大但却能够作为得分点的题型——日期问题。中公教育专家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就来揭开日期问题的“面纱”,掌握规律进行解题。
首先需要掌握日期问题的常见规律:
年:平年天(2月28天),闰年天(2月29天)。
星期:平年÷7=52个……1天,闰年÷7=52个……2天。
月份:大月31天:1、3、5、7、8、10、12;小月30天:4、6、9、11月;2月特殊。
解决日期问题可以按照周期问题的思想来进行解题。
某月有31天,有4个星期三和4个星期六,那么这个月的15号星期几?
A.星期日B.星期六C.星期五D.星期四
该月31天,则31÷7=4……3天,该月有4个完整周期余下三天。可将31天看为1号、2号、3号、4~31号(28天),根据题干4~31号这四个星期有4个星期三和4个星期六,则剩余的1~3号不可能存在星期三和星期六。则证明3号一定是星期二,向前推导1号为星期日,本月15号向前数完整的星期数14恰好为1号,则15号星期数与1号相同,为星期日。答案为A选项。
某一年有53个星期二,并且当年的元旦不是星期二,那么下一年的最后一天是()?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
题中并未明确说明这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需要分情况考虑。若此年为平年有52个完整星期余1天,正好有53个星期二,且当年的元旦不是星期二,则最后一天为星期二,那么下一年最后一天为星期三。若此年为闰年,有52个完整星期余下2天,最后一天为星期二,当年元旦为星期一,则下一年的第一天为星期三,最后一年为星期五。综上答案为C选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某年8月有22个工作日,那么当年的8月1日可能是?
A.周一或周三B.周三或周四C.周一或周四D.周四或周日
8月有31天,31-22=9天,有9个休息日。可理解成1号,2号,3号,4号~31号(28天),后28天有四个周六和周日,则前三号多出一个休息日(周六或周日),可能的情况如下表,则8月1日可能是周四或周日。答案为D选项。
将一些糖果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小朋友分12颗,则多出3颗糖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14颗,则又缺5颗糖果,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A.4B.5C.6D.7
方法一:拿到这道题,我们明显发现无论怎么分配,糖果总数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我们可以设小朋友的人数偎x人,可以列出等量方程:12x+3=14x-5,化简方程,解得x=4,选A.
方法二:让我们来看一看怎么用比较构造法的思维去解题,比较一下我们两种分配方式的差异,我们发现:每个小朋友12颗糖果比每个小朋友14颗糖果的剩余的数量多3+5=8个,所以每个小朋友分12颗糖果的总数比每个小朋友分14颗糖果的总数要少8个,如下表所示:
也就是说如果多8颗糖果,每个小朋友能多2颗糖,那显然有8÷2=4个小朋友,选A。
用绳子测井深,把绳子折成二折去测量井深,井口外余3米;再把绳子折成三折去测量井深,井口外余1米,求井有多深?
A.4B.5C.7D.3
方法一:常规方法可设井深为x,然后利用绳子长度不变找到等量关系,得到方程:2(x+3)=3(x+1),化简解得x=3,则井深为3米,选D。
方法二:用比较构造法思考,类比例题1,我们能列出下表: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第二次测量时多了一折,即多了一倍井深而绳子少了3米,即为井深,故选D。
某干旱地区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分段计费方式收取水费:在标准以内,每立方米的水费为1.2元,超过标准线的部分每立方米多交0.3元;如果标准用水量为5吨,那么张家比李家多交水费5.4元,若水费标准和两家用水量都是正整数,那么张家比李家多用几吨水?
A.2B.3C.4D.5
设张家用水x吨,李家用水y吨,则有三种可能性:
1.若两家用水都在标准用水量以内,方程为:1.2x-1.2y=5.4,显然无正整数解,排除;
2.若两家用水都在标准用水量以外,方程为:(1.2+0.3)x-(1.2+0.3)y=5.4,显然也无正整数解,因此排除;
3.张家用水超过标准用水量,李家用水低于标准用水量。
方法一:我们还是用常规解题思维常规方法可以得到:张家总水费为1.2×5+(x-5)·(1.2+0.3),李家水费为1.2y,则方程为:
1.2×5+(x-5)·(1.2+0.3)-1.2y=5.4,化简得:1.5x-1.2y=6.9,利用解不定方程的同余特性解方法得x=7,y=3,张家比李家多:x-y=4吨,选C。
方法二:设张家比标准用水量多x吨,那么张家水费比标准水费多(1.2+0.3)x=1.5x,设李家比标准用水量少y吨,那么李家水费比标准水费少1.2y,如下表:
对于方程方程:1.5x+1.2y=5.4,利用同余特性解得:x=2,y=2。则张家用水5+2=7吨,李家用水5-2=3吨,张家比李家多7-3=4吨,选C。
9.丹麦的研究团队发现,多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胆固醇指标严重超标的比例明显超过那些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因此,研究团队认为饮用咖啡因将影响年轻人的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质疑上述的结论?
A.胆固醇指标是身体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
B.常喝含咖啡因饮料的年轻人通常有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
C.饮食清淡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的胆固醇指标
D.有的年轻人胆固醇超标严重,但他们从来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B解析:题干逻辑主线
年轻人有咖多胆固醇超标比例高
年轻人无咖影响健康
根据题干逻辑主线可知,“影响”是因果,它认为是因为他们(这些年轻人)喝了咖啡因所以他们不健康。A项胆固醇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是否健康,建立了胆固醇指标和健康之间的关系;B项描述的这些年轻人除了喝咖啡之外,还有一个其他的属性(是暴饮暴食),2个属性同时出现的时候,到底是哪个对胆固醇超标起的作用?那就不一定了。很有可能是暴饮暴食影响了胆固醇超标,另有他因的削弱;C项是说其实影响了胆固醇的指标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饮食不清淡。但是注意题干说的是咖啡因和年轻人的身体健康的关系。而选项并没有表述年轻人是否饮食清淡的问题。所以不能削弱;D项说的是不饮用咖啡因饮料的也有胆固醇超标的,想去切断咖啡因和胆固醇超标的联系,但是结合题干多饮用咖啡因的人胆固醇超标比例高于不饮用的,说明不饮用的人也是存在胆固醇超标的只是比例比较低,也是题干允许出现的情况,不能削弱。
10.我们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眠,过长的睡眠可能意味着健康隐患。过去十多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每晚睡眠时间长期超过9小时的老年人,患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同龄人的两倍。因此,长时间的睡眠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生物学指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一些参与随访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并不能准确描述
B.因意外或其他疾病发生大脑损伤的老人会出现过度睡眠
C.一些研究发现,许多睡眠不足7小时的老年人也出现了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D.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大脑中聚集的一种蛋白有关,当人体试图清除这一蛋白时,需要更长的睡眠
:D解析:题干介绍的是长时间睡眠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前面先讲的是长时间睡眠超过9小时的老年人同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高。因此认为长时间睡眠是认知功能障碍类疾病的生物学指标。早期生物学指标它指的是疾病初期无法断定的时候,通过一些手段对疾病做出一种预判,而这并非一种因果关系。A项说的是老年人描述的睡眠时长不够准确,也就是想说明调查数据不够真实可靠,削弱;B项说的是过度睡眠的还可能是其他疾病或者脑损伤的老年人,也就是说看到过度睡眠这个表征,不能直接判断这个人会得认知功能障碍这类疾病,他还可能得其他疾病。降低了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削弱了;C项说的是睡眠时间偏短的也得了认知功能障碍,但是睡眠时间短是指标,不能否定时间长是不是指标,无关项;D项说的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是蛋白堆积多,多了就得清掉,怎么清除呢,是不是觉得靠长时间睡眠。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长时间睡眠来预判这人可能得了认知功能障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