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宅在自己的床上,除了最重要的被子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就是大家很喜欢的,那就是软绵绵的枕头,人一辈子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觉,而每晚陪着我们入睡的枕头显然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看过历史剧的人就会发现古代时候的枕头和现在的枕头有很大区别,那就是古代的枕头都是瓷器的枕头,那古人为何要睡瓷枕,枕着这硬疙瘩睡,真的不硌吗?而且睡在上面,翻个身都很困难吧。
陶瓷枕是我国古代夏令避暑的寝卧佳品,又是雅俗共赏的工艺品,它以独特的造型,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和多种多样的装饰技法而独具艺术特色,在陶瓷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从考古发现来看,枕头在各个时代发展出了各异的姿态,材质和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是方形有的做成娃娃型,不一而足,但是这种枕头的出现,源于古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是人们每天真正的枕头,因为古人也不会缺心眼,枕着这个硬玩意,谁都不会舒服的。
在古代用瓷枕的都是贫民百姓,像皇帝老子是不会用的,大概是嫌硬,所以我们现今能看到的瓷枕大多都透露着一股市井的气息,没有太多的浮华流于表面,甚至能从一个小小的瓷枕上看出当时人的一些生活情趣,而且枕头是一种私密的寝具,作为一种诗歌意象,它往往与情事关系密切,在我们熟悉的典故中,洛神甄妃、高阳公主和崔莺莺都曾与此相关。
但是瓷枕还有别的寓意,枕头是硬的,表示古人希望自己有一身硬骨,常言道,人可以无傲气,但一定要有傲骨,铮铮铁骨,一身刚正,而且古人会在枕面上刻上一些名言警句以此来警示自己,还有就是在古代,几乎所有人(除了小屁孩外)都留着一袭长发,特别是在隋唐、五代时期,女性们更是云髻高耸,那个时期面如碗底的奇特枕形,有助于古人在睡觉时保持发型不乱。
在现代关于瓷枕的问题,马未都曾经提到过,古代的瓷枕很小,人躺上去根本翻不了身,的确是不适合睡觉,古代没有闹钟,所以瓷枕可以在短时间的睡眠中起到“闹钟”的作用,一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更是如此,另外这种瓷枕由于材质问题,枕上去会很凉,古人没有空调,消暑的方式多种多样,夏天使用瓷枕就是其中一种,而且效果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