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现如今,全国提倡素质教育,一时间让人们感觉“应试教育”将成为历史。有的人亲近素质教育,反抗素质教育,那么当年反抗考试,故意考0分的人最后怎样了?其中一个走向忏悔之路。
图片来源网络那些当年故意考0分的人
湖南浏阳的陈圣章年,湖南浏阳的陈圣章面对考卷,不会的题都空着,会的题故意写错,四门课程的成绩,成功的领到0分表示抗议。当时的他也算是轰动一时,但媒体散去之后,生活还得继续。
图片来源网络无法完成学业的陈圣章做过推销、卖过保险,没一个长久的,做生意又亏了本、欠了债。几年后,有媒体在福建永春找到他,发现他正开着亲戚凑钱买的八轮土方车,每天早7点干到晚10点。言语中,他对当年拿0分的行为颇有后悔。
图片来源网络无独有偶,年安徽考试徐孟南也主动考了0分。三年后他背着木箱,装着多分传单,跑到全国多所中学门口,劝说别人:“好好考试,别像我这么傻!”
应试教育不完美,但反抗它的人是真蠢!素质教育很美好,但消费它的人要更拼!
图片来源网络1、拼爹
有个人不喜欢应试教育,劝自己孩子退学,编课本自己教。孩子长大了成功当上了董事长,公司叫“皮皮鲁总动员”。因为那个爹,他也是皮皮鲁的爹,童话大王郑渊洁。
图片来源网络2、拼特长
成才之路确实不止一条,家里没矿没厂又不爱学习,那总要有点特长吧。比如,钢琴随便一架1万多,老师每小时至少。练到10级一般五年,没有个7、8万下不来。特长适合还得再换,唱歌、跳舞、围棋、击剑,一圈试下来还不一定行。
图片来源网络3、拼“命”
都说素质教育要学国外,可真相呢?美国名校生源加州第一的惠特尼高中,有一句名言:“每天4小时睡眠,4杯咖啡换满分GPA4.0”!
模范生Kosha,每天上课5个小时;啦啦队训练2个小时;历史课助教1个小时,还要再看至少80页学术文章。凌晨2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像不像我们“高考工厂”衡水中学。进大学前如此,进了之后更是如此!据说麻省理工有句校训:“睡眠、学分、社交,你最多占两样!”
图片来源网络普通学校确实是“快乐教育”,3点放学,没作业没考试。但一大半高中生不会2位数加减法,成年后只能“搬砖”当工人。教育阶段的拼杀,把未来的金领和蓝领安排得明明白白。
图片来源网络本质上是更广维度的考试,他很美好,但很奢侈,不是谁都能消费得起的。相比之下,同一张考卷面前,显得更加公平。
值得警惕的是,许多倡导素质教育的声音,都来自于应试教育的受益者。正如同一些掌握话语权者,想抹掉的恰恰是自己曾经努力的痕迹。
关于那些反抗考试,故意考0分的人,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