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哲学家的快乐
TUhjnbcbe - 2025/2/28 16:5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http://www.kstejiao.com/m/

我们先界定几个概念,快感、幸福、智慧、快乐这几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的需求和愿望得到了满足的时候,那种感受就是快感。比如你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服穿,需要爱的时候有人爱,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快感。但是快感有一个问题:所有的快感都无法持久。你很少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开心了一次以后一辈子都不需要再开心了,吃饱了一次后一辈子不需要再吃了,没有这种情况。这是快感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如果你过度地满足快感的话,长期就会产生危害。比如说,吃得太多,那长期就会对身体产生伤害;总看电子产品短视频,那长期就会对大脑的结构产生伤害;沉迷在一个游戏当中太长时间,长期也会产生伤害;吸烟、喝酒也会产生快感,但是长期也会产生很多不可逆的伤害。所以人们追求的快感有两个问题就是:无法持久以及长期有害。

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幸福就是有节制。你可以吃东西,你也可以喝酒,但是量不要太大。你不需要过极其奢华的生活,你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从简单的饮食、交往、生活条件当中,找到那种快乐的感觉,这就是幸福。就是当你能够有节制地获得快感时,会收获幸福。

那么什么是智慧呢?如果我们所有关于幸福的要素全是从外部获得,比如:如果没有这个朋友,我没法感到幸福;如果没有这栋房子,我没法获得幸福;如果不换辆好车,我就没法感到幸福;如果没有这杯葡萄酒,我没法体验幸福……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法永远按照你的意愿来让你拥有这些东西。所以哲学家又开始研究如何能够摆脱对外部的依赖,从我们自身就能够找到幸福。这种摆脱外部依赖,从自身就能找到幸福的的能力就被称作智慧。智慧就是我们能够学会,从自身就能发起一股快乐。

圣·奥古斯丁讲过一句话:“幸福就是继续追寻你已经拥有的东西。”就是说,你已经拥有的东西如果你还能够继续追求,你就会幸福。

比如,夫妻两人结婚好多年了,如果你厌烦,如果你渴望新鲜感,那你肯定会觉得很痛苦。但是如果你能够继续感受到这份感情带给你的滋养,你能够继续感受到这种美好,很珍惜在一起的这种生活,这就是智慧。

你自己过得好不好,和住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关系不大,关键是你的内心是什么样子。如果你的内心是喜悦的、快乐的、安闲的,那么你在哪个地方都能够快乐生活。所以快乐是我们内在智慧的反映。

哲学要研究的就是我们怎么能够让这种快乐常驻,让这种幸福感觉常驻。快感很容易寻找,你需要吃饱,需要穿暖,需要恋爱,需要吸烟、需要喝酒,这些需求满足后就会产生快感。但是快乐不一样。比如: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算吃了一顿很好的饭,还是不高兴;即使拥有爱情,依然不高兴,反而会更加伤痛。所以快乐的产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东西,它和快感比起来要复杂得多,非常难以琢磨。

哲学家斯宾诺莎就是研究快乐哲学的,他认为当人们遇到困难,行动能力就会减弱,成长也会受阻,这时往往陷入悲伤。相反,如果人们遇到的是一些积极因素,就会加速成长,能力渐强,自然时时感到心情愉悦。因此斯宾诺莎将快乐定义为‘一个由小及大获得圆满的过程’,意思就是,每当我们成长、进步、胜出,在本性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我们就会感到快乐。

婴儿刚刚学走路的时候,蹒跚着,噔噔噔噔走几步,成功了,然后他会拍手笑。没人教过小孩这样,没有人教过孩子成功了应该笑,但他们只要努力做成功了一件事,哪怕就像扶着栏杆站起来,或者走两步,或者说出了一个词让对方产生反应这种小事,他们都会嘎嘎地笑。这就是斯宾诺莎认为的快乐源泉,快乐就是我们的成长。我个人认为抵抗精神熵增的行为都算是成长。关于精神熵增的话题之前的文章有详细的介绍过,感兴趣的话可以找那篇文章看一下。

最高级别的快乐叫作极乐。极乐的特征是摆脱了情绪、超然物外。如果你需要能够获得摆脱情绪、超然物外的快乐,就需要在理性上下功夫。假如你缺乏理性,缺乏这种对于获取快乐能力的训练,那么你就会跟着自己的欲望走。这会儿这个欲望得到满足了,那会儿那个欲望得到满足了,你追求的就是这些短暂的欲望被反复满足的快感。

但是只有你有了理性,你才会感受到,在这儿做一道数学题、看一本书,虽然没有什么快感,但是你快乐了,这种感受是理性带给我们的。

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快乐是生存能力的完善与增强。比如,他认为小草虽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但是它在努力地成长,它在努力地抵御病虫害,努力地抵御严寒。任何一个生物,都在努力地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延续下去。凡是可以让我们的能力完善与增强,让我们不断成长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快乐。

哲学家尼采认为,生命的根本道德准则就是快乐。他认为如果你不快乐,你都不道德,因为生命中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让我们自己快乐。所以,我们为了让自己道德一点,也要快乐啊。尼采认为,快乐是可以依靠的生命力量,而悲伤有损生命,是不详之物。

哲学家柏格森认为“快乐是自然给我们的信号。”当你的目标达成的时候,自然会给我们释放一个明显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快乐。所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做一件事情成功了,喜悦就来了。生命的完善会带来快乐,哲学家柏格森有一句名言“真正的快乐都散发着荣耀的光芒”。如果这份快乐能够散发出荣耀的光芒,能让你觉得发自内心的感到喜悦、光荣,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接下来用哲学理念给大家提供一些快乐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正念。

就是用较少的感官体验专注,达到心流状态。比如专心吃饭,专心学习,专心工作等。

冥想也可以锻炼正念。冥想就是“冷眼旁观,却不深陷其中”。关于正念与冥想我之前的视频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翻出来仔细的看几遍,能保证你收获多多。一个人如果可以做到专注地洗碗、专注地走路、专注的看书……就是这个人幸福的开始。

第二个方法是自信的敞开心扉。

如果一个人在外部世界受到伤害,第一反应肯定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比如:以后我再也不借钱给别人,以后我再也不和这样的人交往了,以后我再也不参加这样的活动了,以后我再也不相信男人了等等……当你封闭心灵以后,你会对一切免疫,所有你排斥的事你都免疫掉了,其中也包括快乐。

我们觉得外部世界带来了失望,让我们受到了大量的伤害,所以我们就不跟他们交往,我们就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保护。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见过很多自我保护的人,跟人说话呛呛着说,动不动就杠上了,老喜欢用抬杠的方式讲话;别人一提意见立马变得很敏感;出现了问题,首先想的是怎么甩锅……这都是封闭的想法,它的背后是不自信,它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同时也把快乐和幸福屏蔽在外。

我们要学会自信和敞开心扉,对自己的内在有信心,尽量敞开心扉,愿意跟周围的人打交道。不要怕受伤害,因为有时候所谓的伤害只是我们自己的解读,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伤害都是实质性的,不是所有的伤害都是从你账户上划走了真金白银。它只是让你感觉不好,我们经常遇到的伤害让人感觉不好,会有一种被人欺负了的感觉。但是所谓的被人欺负的感觉是我们自己定义的,你越是封闭心扉,越容易感受到被人欺负、被人排斥、被人拒绝。实际上敞开心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第三种方法是表达善意。

善意能够带来快乐。大家觉得生活中没有太多快乐,实际上是因为错过了很多能够感受快乐的机会。你看到别人赢了比赛,看到别人得到冠军,看到别人公司上市赚了一大笔钱……如果你的内心充满嫉妒,觉得烦恼,满脑子想的都是为什么不是我,那你天天看到的都是坏消息。

我在刚创业时候的一个合作伙伴就是这种思维模式,如果同行业认识的人变厉害了,他就会每天充满妒忌,觉得很烦恼,想方设法要把人家打压下去。但如果是同行业不认识的人变厉害了,他就会很崇拜、很羡慕。这还真是挺奇怪的思维模式,真是不敢恭维啊。妒忌就是人类的精神肿瘤。

如果你能够有一点随喜的心情:这个人真了不起,替他开心;这个人真幸福,替他高兴;他凭上了教授,真替他高兴等……这就是随喜。所以如果你能够找到随喜的快乐,你就能够到处找到快乐。攀比和嫉妒会滋生更多的不幸,我们需要带着善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第四种方法就是摆脱功利心。

在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头脑中首先跳出价格的时候,想的是这件事得多少钱、那件事得多少钱的时候,我们就会容易不快乐。我本人在绘画和写文章的时候就能充分地感觉到这种幸福感,如果我总是去考虑发表文章的平台给我多少钱多少利益,那么我的功利心不但会让我赚不到钱,文章也写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一旦开始做慈善工作就停不下来。有人一旦开始加入慈善组织,到乡村小学去支教,到哪儿去帮扶,没有钱,但是停不下来。因为它能够让你开心,能够给你带来非常多的快乐。

第五种方法是感恩。

感恩会是你更能够体会到理性的快乐。一般人觉得日常生活中没什么好感恩的,所以他的快乐就少了一点。但如果你能培养出这种感恩的力量,那就不一样了。我们平常对于自己不牙疼不会感恩,只会想:“我没牙疼,我感什么恩,我本来就应该不牙疼。”我们都认为良好的身体状况才是常态,但实际上这种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很稀缺的。你需要为你今天不胃疼、不牙疼、不发烧感到高兴。这就是感恩,这个能力其实是训练出来的。这个东西不是心灵鸡汤,而是能够有效地提高你幸福、快乐感受一个方法。

第六种方法是坚持。

如果你做一件事,是经过了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就,和你随随便便获得的成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好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做下去,你会快乐的。

第七种方法是放手与接受。

放手与接受是来自斯多葛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核心就是主张你只负责做力所能及的事,你不能够影响的事想都不要想,跟你没关系。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年,克林顿身陷莱温斯基事件。这一丑闻给他带来了致命打击。他不仅要在陪审团面前做证,还不得不发表电视讲话,向全国民众道歉。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早就狼狈不堪了,可是克林顿照样正常工作。他曾与50位国会议员开会,其中一半都是弹劾他的共和党人。会上,克林顿专注而高效,就像没什么事情发生一样。

克林顿这种状态就是只负责力所能及的事情,屏蔽那些他根本无法掌控的事情。他的这种状态帮他从那些无法改变的糟糕事情里挣脱出来,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专注于做好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这种放手与接受的状态就是我们普通人需要学习的境界。

斯多葛学派有一个比喻,说生活就像一驾高速奔跑的马车,你像什么呢?你像马车后边拴着的一条小狗。我们大家的脖子上拴了一根绳,绳子套在那个马车上,现在马车跑了,你应该怎么办?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架马车就越跑越快,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是你也跟着一块儿跑,只要跑快点,就感受不到绳子的存在。这就是斯多葛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要学会顺应,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要学会接受。其实斯多葛学派告诉大家的是:不能改变的,就去接受;能改变的,就去坚持。像看书、学习这样的事,就应该坚持,坚持就能改变。

生命呢是很复杂的,上面这些方法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开始让你坚持,后来又让你放手与接受。如果生命都有标准答案,不会出现任何矛盾,那该多么无趣啊。哲学告诉大家,该坚持坚持,该放手放手。坚持的是做事,放手的是心情。你在做事的时候,你可以坚持,但你的心情是放手的。

还有一个故事,一名探险家在海里游泳,发现靠近海岸的地方会有洋流,一旦被洋流裹进去,无论怎么使劲都游不出来。所以很多不会游泳的人,一进到洋流里边,身体突然之间被带走后就很恐惧,老想往岸边游,使劲地往岸边游,但他们怎么都游不过去,很有可能直接就被淹死了。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这个探险家说,根据他们的经验,遇到洋流冲着你时,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都不要做,身体放松,跟着洋流走,随便它怎么甩你,甩着甩着就把你甩到岸边去了。虽然那个岸边距离你想去的那个岸边离了挺远的距离,但最起码你能活下来,因为它会把你甩出去。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时候学会放手和接受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这个尺度是非常难以拿捏的,靠你的认知、你的智慧去选择是坚持还是放手吧。高级的东西需要你慢慢地感受,慢慢地体悟,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第八种方法是身体享受。

你得对自己的身体好,让身体能够经常地体会到一些美好、快乐。比如,晚上别熬夜。其实熬夜的人都是延迟满足感差的人。我们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延迟满足感的差距。而熬夜的人呢?他们的心理是我今天晚上就要得到,我今天晚上就不能睡,我今天晚上就要高兴,你看我正开心,我正在工作,我正在带劲地做事。他们不能等到明天。最后的结果就是睡眠越来越差,每天都过得迷迷糊糊。

除了上面这八种方法,还有一个获得快乐的最高境界。就是做自己的快乐,就是说你不再依赖于外部的东西让自己快乐。从我们的自己的内心寻找力量而释放快乐;向自己与他人敞开心扉,我们成为自己的同时帮助他人成就自我,与自己和这个世界达成和解的融入的快乐。要达到这种完美的快乐,你最终会发现,快乐与外界无关,无论什么都无法使其枯竭。

1
查看完整版本: 哲学家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