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都会说,自从有了孩子后,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是因为孩子睡着后,满床滚,怕孩子冻到,家长频繁醒来给孩子盖被子,有的是因为孩子总是夜里醒了吵闹,等等原因,造成宝妈不能睡好,事实上,不说宝妈没睡好,孩子也有可能没睡好哦。
孩子能不能睡整觉,也决定着陪睡的家长能不能睡好,但是因为孩子个体差异大,孩子睡整觉的年龄也不一样,不过,经验是可以借鉴的。而且,宝宝是睡眠,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让宝宝睡个整觉,就得先把原因找出来。
一般孩子能连续睡五个小时以上,就算是睡整觉了。孩子刚出生的第一个月,因为精力有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由于胃部容量小,喝一次奶的量,肯定不够消耗五个小时,一般都是两个小时左右就饿了,所以需要频繁醒来进食。随着孩子的发育,六个月的孩子基本就能够睡整觉了,但是孩子却会因为自身,又或者外界因素,有的孩子可能要到两岁左右,才能睡正觉,差异非常大。
“夜奶”喂养不当,会严重影响到宝宝的睡眠,家长要注意。
家长都知道“奶”对孩子的重要性,越小的孩子,对奶的需求越大,一岁的孩子就可以断掉夜奶了。有的家长就会担心,如果不给孩子喝夜奶,孩子会饿,很难挨一整晚。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孩子有自我调节能力,大一点的孩子,晚餐让其吃好吃饱,睡着后需求降低,完全不会影响孩子。
而完整的睡眠比进食重要,若是因为担心孩子饿,就夜里擅自打断孩子睡眠,让孩子喝奶,反而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要根据宝宝大小,提供夜奶,若是孩子有需求,可以满足,若是孩子本来睡得好好的,就不要扰乱孩子睡觉习惯,孩子的作息也是需要慢慢调整的。
有的孩子都不小了,家长觉得睡前喝杯奶,更有助于睡眠,但是也要考虑孩子饭量问题,若是晚饭进食过多,运动也少,夜奶最好停掉。因为孩子睡眠状态下,肠胃蠕动非常慢,若吃的东西过多,就会让胃部不适,身体不舒服就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孩子就会睡眠不好,容易频繁醒来。
所以,要想宝宝睡得好,“夜奶”也要看情况喂,若孩子自己要,家长可以提供。大一点的孩子,不管是为了保护孩子牙齿,还是想让孩子睡个整觉,夜奶可以断掉了。
有的孩子会很容易戒掉夜奶,小一点的孩子会困难些,孩子也里哼唧找夜奶。家长可以试着安抚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的摇晃拍打,哼唱一些轻柔的歌曲,在妈妈的怀抱中,听着熟悉的声音,孩子多半会再次安静入睡。
想要孩子睡得好,请家长一定要关上灯。
有的家长在有了孩子后,为了更方便照料孩子,会习惯的开一盏夜灯,觉得昏暗的灯光,更具有催眠效果。事实上,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睡眠,孩子是生长激素,在他进入深度睡眠后,才会呈爆发式分泌,而开着灯,会让孩子不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一直浅眠状态,就很容易醒来,想让孩子睡整觉自然不可能。
这种情况,想让孩子睡整觉,家长一定要关灯睡,事实上,人在黑暗的条件下,睡得更好。若孩子怕黑,不让关灯,家长可以先安抚孩子,告诉孩子安静下来,就能看清楚了,把孩子搂在怀里,轻声给孩子讲他感兴趣的故事,孩子就会忘了对黑暗的焦虑。
家里的窗帘,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睡眠。
现在的房子,大多都讲究窗明几净,窗子大了,房间采光才好,但是到了晚上,黑暗才适合睡眠,就需要拉上窗帘,制造静谧的环境。若是窗帘遮光性不好,到了晚上,月光星光会透过窗帘,照亮室内,“窗前明月光”意境虽美,但不适合宝宝睡觉。而且,要是夏天,天早早的亮了,室内过于明亮,也会让宝宝早早的醒来。所以,一定要安装遮光性好的窗帘,让室内光度暗下里,更利于宝宝睡眠,睡眠环境好,宝宝睡的时间才长。
除了以上外部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孩子睡前吃撑到了,午睡时间过长,睡觉的环境温度过高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夜里的睡眠情况。所以要想宝宝睡眠好,就要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