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
那么,分离焦虑症是什么引起的呢?
1.遗传:临床研究发现,患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而且同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可高达50%,这些都说明分离焦虑症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2.不良事件影响:在幼儿分离焦虑症出现之前,往往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为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受到挫折,家中发生不幸事故,如亲人重病或死亡等。
3.过分依恋: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宝宝平时一直与父母或亲人呆在一起,不与外界接触,而母亲则往往对孩子过于珍爱、过分保护,从而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一旦与亲人突然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临床众多实际案例表明,亲子过分依恋是引起幼儿分离焦虑症的重要原因。
患焦虑症有哪些表现:
01担心,过度担心
焦虑症的特点是过度思考。如果每周担心超过5天,持续半年,不良情绪就会非常痛苦,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可能是一种焦虑症;
02睡眠不足
焦虑也与入睡困难和睡不好有关。很多焦虑症患者睡前想事情,久久不能入睡,白天或晚上醒来后难以平静;
03身体紧张
握紧拳头、挤压下巴、僵硬背部……焦虑的人往往全身肌肉僵硬。运动可以用来减轻身体压力;
04胃肠道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往往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痉挛、腹胀、便秘或腹泻;
05恐惧
恐惧症是一种焦虑症。有些人有长期的恐惧,但没有特定的恐惧对象,可能是焦虑在起作用;
06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然感到恐惧和无助,常持续数分钟,伴有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07怯场
有些人对社交有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思考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他们在社交场合非常不舒服,不知道如何调整。这些症状使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
08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个问题反复自问,比如“这个家庭真的好吗?”、“有能力做这个吗?”……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句话就能回答的。这不是绝对的,但他们必须想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这让他们自己很累;
09重温伤病
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同样的重访伤害现象。
10反复说话
有些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时,会反复向周围的人倾诉,就像“祥林的妻子”一样,这可能是一种焦虑的表现。
焦虑症长期不治疗会有这些危害?
01、增加癌症发生率
癌症绝对是很多人闻之色变的一类疾病,在实际临床案例中发现,癌症经常喜欢“点名”一些受到挫折,并且长期处于焦虑、精神压抑、沮丧、恐惧、悲哀这类情绪的人。
当然,我们说类似于心理障碍这种精神类心理元素,其本身并不会直接造成癌症的发生,但是这种长期的、持久性的负面情绪会以一种慢性、持续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从而造成癌症的发生率。
02、造成长期失眠
相比较癌症来说,貌似失眠看起来要“小儿科”很多,但如果是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会直接造成患者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的损伤。
并且如果焦虑症长期不治,会造成的失眠不会是1、2晚,严重者可能会造成长达6个月的失眠情况。这个想一想都很痛苦……
03、会增加死亡率
长期处于焦虑并且处于严重程度较高的状态中,焦虑症是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增加死亡率。有研究表明:紧张水平高的男性,有大约25%患上了心脏病,而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
对于女性而言,高焦虑女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了23%,而且,这部分人中又有23%的人患上了一种容易使人抽搐和死亡的疾病。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焦虑症,以为抗一抗或者是内向性的害羞,认为不是什么大事。
04、影响孩子身高
焦虑症并非是成年人的专属,对正处于升学阶段或者考学前期的孩子们来说,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压力,心理承受力较弱的孩子就会陷入到焦虑情绪当中。
长期处于这种焦虑情绪当中,不仅会严重干扰孩子正常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会使孩子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身高就是典型!
由于长期焦虑症会造成孩子的正常发育,心理压力大、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水平降低,就会影响到身高。
社会的快节奏,很多人都面临着很多的压力,比如上班的人为了工作早出晚归,难免遇到很多让自己不顺心的事情,比如领导的训斥,同事的埋怨,有苦说不出,累加到心理释放不出来,就形成了焦虑,还有的大学生出来找工作处处碰壁,没有经济来源,还要算着每天的花销,自然压力就会慢慢增加,引起焦虑的心理,而不同的人群就有不同的焦虑原因,无非少不了两个字“压力”。
还有一些人过于追求完美,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显得特别遗憾,心情烦躁不顺畅,还总是长吁短叹,老是担心出问题,其实过分的追求完美是会让自身的压力增大,如果没有去缓解这种情绪,就会加重焦虑情绪。
研究发现,焦虑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是引起焦虑症的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会被激发出来。
焦虑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是病,却不敢承认,害怕面对,导致诊疗时机错过。学会肯定自己,放松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想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断减轻焦虑情绪,才可能终将焦虑症彻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