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就像食物和水,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必须的生理需求。人的生命旅途中,几乎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睡眠是生命赖以延续的一种生理现象,是一种养生需要。“睡眠良好”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由此可见睡眠对于健康很重要。
所以,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宝宝的健康也尤为重要!以下8个习惯,爸比妈咪们注意一定不能犯哦!
”一、与宝宝同床睡九成爸妈这么想。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睡,才能获得更好的照顾。如果宝宝与父母同睡,特别是夹在大人中间,虽然照顾上方便一些,但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一些损害。睡在大人中间的宝宝,身边堆满大人的厚重衣被,不小心就会压住宝宝。大人睡眠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会整夜弥漫在宝宝周围,使宝宝得不到新鲜的空气,出现睡眠不安、做噩梦及夜里啼哭的现象。
二、忽视宝宝睡眠质量
九成爸妈这么想。不管宝宝什么时间入睡,只要他睡眠的总量够了就可以。
睡眠时间充足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睡眠中,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多3倍。不过,宝宝的睡眠质量也很重要。
据研究,宝宝在熟睡时比清醒时生长速度要快3倍。这是因为,在宝宝入睡后,位于大脑底部的脑垂体能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作用就是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及内脏增长;进入青春期以前的宝宝,只有在睡眠时才分泌生长激素。
三、宝宝惊醒就要拍九成爸妈这么想:宝宝一有动静,轻轻地拍拍他,可以帮他继续入睡。如果宝宝出现轻轻抽泣或运动,不要急着去拍他、抱他或者给他喂奶,先在床边观察一下,看宝宝是否能接着睡。否则,给予过多的干预,会人为地打断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坏宝宝的睡眠规律。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等更多的表现,我们再去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四、打呼噜是好的九成爸妈这么想:打呼噜说明宝宝睡得香。如果宝宝长期打鼾,会使睡眠质量下降,影响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在智力方面,影响更大。对宝宝来讲,打鼾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危害很大,会造成睡眠时间的改变,使睡眠的连续性中断,睡眠质量下降。
五、午睡是必要的九成爸妈这么想:一定要让宝宝养成睡午觉的好习惯。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来说,他们白天精力很旺盛,玩和不断的活动能消耗他的精力,保证他夜间睡得很好。只要宝宝夜间睡眠时间充足,质量也很好,就能够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如果宝宝没有睡午觉的需求,父母也不必强求。
六、睡眠时间没有达标九成爸妈这么想:宝宝的睡眠时间没有达标,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原则上,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没有消化方面的问题、体重增长良好就可以。但是如果偏离得太多的话,比如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6-18个小时,而你的宝宝只睡到12个小时,这可能就需要咨询一下医生,进行一下宝宝生长发育方面的监测。
七、紊乱的睡眠习惯九成爸妈这么想:宝宝小时候,不必强调他的睡眠习惯,等入园前两三个月调整过来就可以了。
实际上,0-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1岁以内就已经确立了。但有很多父母是到自己要上班了、宝宝要上宝宝园了,才想到去调整宝宝的睡眠习惯。宝宝的睡眠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就有点难了。
八、宝宝抱着更容易入睡九成爸妈这么想:抱着睡会让宝宝有一种安全感,可以让他更快地入睡。抱着睡确实可以让宝宝获得一种安全感,但也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等到宝宝大一点,我们想改变有时会很困难。这种依赖心理还会延长宝宝的入睡时间,容易造成入睡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