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白天带娃劳心劳力,晚上本以为可以补个“美容觉”,却遭遇“不懂事”的小宝宝。宝爸宝妈们别着急,
中医讲:“夜卧血归于肝”,阳入于阴则眠,夜卧安稳则血归于肝以养育身体。如果内热重(心肝经积热),阴不潜阳,孩子就无法正常入睡,阳气主动、就会表现出翻身、踢被、趴着睡、盗汗、容易醒、好哭闹等情况。
今天小编就来教你如何通过小儿推拿来调理宝宝不安稳。
揉小天心次
位置: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手法: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作用: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逆运内八卦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如果从艮宫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运至震宫止,周而复始的旋运,称为逆运内八卦。
作用:顺运治寒,开胸膈,和五脏;逆运治热,降胃气,消素食。
清胃经次
位置: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
手法: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大鱼际外侧缘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胃经以消食化积,顺应升降。
顺时针摩腹3-5分钟
手法:用左手握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使其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外侧缘自孩子的肾水穴、沿着手掌边缘,经掌小横纹、小天心、推至大拇指指端脾土穴。(单运此法可-次)
作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泄泻、疳积等症。
揉百会次
位置: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手法:用指端着力按揉30-50次。
作用:开窍醒脑、回阳固脱。
揉足三里次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端着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