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爸妈
前段时间,C妈给大家分享过一篇关于宝宝夜醒的文章:
《宝宝频繁夜醒怎么办?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天使也会变睡渣!》
有一位妈妈后台留言:
平时倒还好,就是天气这一转冷,娃就开始睡不安稳,一夜醒好几次,她睡不好我也跟着遭罪,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是个很典型的问题。很多宝宝本来可以睡整觉了,但到了冬天却开始频繁夜醒。
如果你家也是这种情况的话,快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踩中了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盖的过厚一到了冬天,当妈的就开始了各种担心:宝宝晚上睡觉会不会着凉啊?会不会踹被子啊?万一冻感冒了怎么办?
也正是因为这种担心,妈妈们常常觉得:给宝宝盖厚点就好了。
但这种想法,却刚好正中“误区的下怀”。
前几年偶有发生的「蒙被综合征」致婴幼儿死亡事件,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吧。
就是因为给宝宝穿的过多,或者盖的过于厚重,引起了孩子的呼吸循环衰竭,最终酿成了大祸。
宝宝大脑及神经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如成年人成熟,汗腺也比成年人发达,而汗腺分泌是由迷走神经控制的。
小宝宝大多是前半夜热,后半夜冷。刚入睡后,迷走神经依旧兴奋,导致出汗多。
本来想散散热,但是被子厚重到小宝宝根本就没办法“抵抗”,过度的捂闷也就增加了宝宝窒息的风险。
即便是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后果,宝宝也可能因为厚重的被子产生压迫感,反而会造成行动受限、难以自由伸展、睡不踏实的现象。
怎么破?巧妙地盖被
首先要选择比较轻柔的被子,刚睡着时可以给宝宝盖薄点的被子,睡熟到后半夜再加一层,或者换厚一点。(这虽然也需要爸妈们操点心,但总比一夜起个5、6、7、8次的好)
盖被时,露出宝宝的胳膊和小脚丫。这样宝宝会感觉比较自由,踢被子的次数会大大减少,还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此外,如果不确定宝宝冷不冷的话,可以用手伸到宝宝的后脖颈处,如果是温热的就正好。
?选择合适的睡袋
对于实在盖不住被子的宝宝,可以选择终极武器--穿睡袋。
自由有了、温度有了,简直就是防冷、防踢、防束缚神器!
CC晚上睡觉就是个“闲不住”的娃,直到去年还盖不住被子,全靠睡袋“续命”。
DD跟她一毛一样,所以我早早就开始用睡袋对付他了。
误区二室温调节过高和盖的太厚同样的道理,室温调节过高,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
很多妈妈实际上都明白,小宝宝的床上不要放太多东西,尽量不要盖被子。
于是就想,干脆室温调高一点!
但是,和我们成年人不一样的是,宝宝自己的体温调节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温度过高,宝宝也会有烦闷燥热的感觉。如果是因为盖被子热了,宝宝还能踹开“束缚”散散热,但是室温过高,他们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了。
你怕宝宝不暖和睡不安稳,人家却因为热的不行被迫夜醒。
关心则乱的心情C妈完全理解,但这种“瞎操心”真的大可不必。
怎么破C妈建议大家:调至适宜室温:20--25℃。
冬天北方的暖气屋里,一般都可以到达这种温度。
甚至有些地区还要超过这个温度,如果相对较高,感觉燥热的话,可以睡前适当通风,给宝宝换薄一些的睡袋。
那南方靠“一身正气”过冬的朋友们(C妈像是在搞凡学,但没有),依靠电暖气、空调也还是能保证温度滴。
误区三忽略室内湿度是不是温度有了保证,宝宝就可以踏实睡觉了呢?
NO~这就掉进了第三个误区啦:很多家长因为只关心宝宝冷不冷,而忽略了室内干不干。
但实际上,室内空气过干,也会导致宝宝身体不适,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北方的冬天,本来就相对干燥,暖气一来,更是如此。C妈一到这会儿,也常常嘴唇起皮、鼻腔不适。
南方虽然湿度要相对高一些,但在室内也会因为空调常开导致空气干燥。
宝宝在这种环境下,鼻腔容易堵塞、干燥,影响呼吸的顺畅性;咽喉、呼吸道的干燥也会导致身体不适,引发发炎、哮喘等病症。
而且,如果干、热并存,很容易让宝宝的皮肤出现干痒、脱皮甚至是湿疹等问题,睡觉时痒到总想用手抓,想要安稳睡眠就更难了。
怎么破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
加湿器自然就成为好帮手啦。
不管是北方的暖气屋还是南方的空调屋,都建议用上,以保证室内空气湿度的达标。
湿度(包括温度)的调控,可以根据室内温度湿度计来进行。这样工具现在也几乎是有宝宝家庭的必备款了,C妈不再多说。
不过还需提醒下,加湿器就只放水就好,不要加香精更不能加消*液。
同时也需要定期清理(空调也是),避免滋生细菌。
C妈说
很多时候,我们由于缺乏经验,主观臆断而忽略了宝宝本身的感受,不小心踩进误区。但同时,很多经验都是踩坑踩出来的。C妈也是在经历了带CC的兵荒马乱之后,才能在面对DD时相对佛系。宝宝睡眠这条路上,外在的干扰也好,内在的习惯养成也好,都需要我们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一件事是能一蹴而就的。关于今天的误区,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给宝宝睡眠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开始!关于我们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医院;
C妈-报社育儿编辑,熟悉儿童心理学、教育学;
CC-6岁高需求女宝一枚;
DD-1岁天使男宝一只。
养育CCDD两个孩子,让我们明白:
有太多人教你怎么做一个好孩子,
却很少有人教你怎么做一个好父母。
于是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