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睡觉ldquo一惊一乍rdqu
TUhjnbcbe - 2021/3/30 18:43:00

文|CC爸妈

本文由|CC爸妈小号(ccbama-1)

授权发布

 深度育儿
  前段时间闺蜜打电话跟我吐槽,说自家娃睡个觉,一会儿一惊一乍,一会头摇的像拨浪鼓,自己得随时进入警戒状态。
  这样一来,不但宝宝晚上睡不够,白天还各种暴脾气、哭闹,让她特别头疼。
  娃睡不够就折腾,一家子都不得安宁。
  那么今天我就来说说宝宝睡着后这些常见的“小问题”。1睡不够,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睡得好的宝宝,睡姿那叫一个甜美安详。
  而那些睡渣宝宝,是各有各的“折磨人的姿势”:有的不抱不睡,有的频繁夜醒,有的半夜惊醒,还有的睡不了一会儿就睁眼扑腾......
  我们都知道睡眠不足娃,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
  1、影响生长发育
  每个做父母的都知道睡眠是可以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的。
  生长激素需要在睡眠中分泌,老话说,宝宝睡一觉、长一点,这是有道理的。
  如果宝宝睡眠质量特别差或睡眠特别不规律,身高和体重都会受到影响。
  2、睡眠促进大脑发育
  睡眠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有一个明显的益智作用。
  3、睡眠能储存能量
  你发现没?睡不好的宝宝吃不好、玩不好,特别难带。
  睡眠还有一个很好的储能作用,为了白天更好的活动、更好的认知、更好的智力发展,所以睡眠相当重要。2小月龄的宝宝,每天需要睡多少?
  出生后第一个月:每天睡眠总长正常范围日间睡眠夜间睡眠18h14-18h6-8h10-11h
  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由一个睡眠周期进入到另一个,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睁开眼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规律尚未建立。
  2—3个月宝宝:每天睡眠总长正常范围日间睡眠夜间睡眠16h14-17h5-8h9-11h
  0-3个月的宝宝,除了吃奶、换尿布、玩一会儿,大部分时间还是睡觉。
  4—6个月宝宝:每天睡眠总长正常范围日间睡眠夜间睡眠14h13-15h3-5h10-12h
  4-6个月的宝宝白天的清醒时间明显增加了,夜醒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这个阶段是睡眠训练的最佳时机。
  7—12个月宝宝:每天睡眠总长正常范围日间睡眠夜间睡眠13h12-15h2-4h11-12h
  7~12个月的婴儿睡眠时间和睡觉的香甜程度因人而异。
  一般是上午睡1次,每次睡1~2个小时;下午睡1~2次,每次各睡1~2个小时。
  在这个月龄的婴儿中,已经有宝宝能一觉睡到天亮了,但是也有很多宝宝夜间需要小便2-3次,导致夜醒。
  这时既有换掉尿布又马上入睡的宝宝,也有吃足母乳/奶粉后方能安睡的宝宝,都属于正常现象。
  幼儿(1—2岁):每天睡眠总长正常范围日间睡眠夜间睡眠12.5h11-14h2-3h10.5-11.5h
  这个阶段很多宝宝晚上能一夜睡到天亮啦,白天觉醒时间已经很长了,白天有固定的2~3次小睡时间。3这些睡眠小问题怎么办?
  睡觉时一惊一乍怎么办?
  有的新生儿睡着后一动不动,但有的宝宝会一惊一乍或者闭着眼睛双手突然举起,然后大哭。
  三更半夜的看到这种景象,再联想一下坊间的各种传言,对于胆小的新手妈妈来讲还是蛮惊悚的。
  其实这只是新生儿常见的惊跳反射,并不是什么吓着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少,通常到4个月后消失。
  可以这样帮助宝宝:
  睡觉的时候裹紧襁褓,这样就能减少惊醒;
  白天如果容易被声音惊吓,可以放放白噪音。
  睡觉时抽动怎么办?
  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睡眠时大脑中控制肌肉运动的部分依然局部活跃,从而会使宝宝产生间歇性地抽动。
  一般这个现象会随着成长自愈。
  此外,有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导致血钙水平低的宝宝,也容易出现入睡后抽动的现象。
  建议1岁以下宝宝保证每天总摄入维生素DIU,1岁以上每天总摄入IU。
  如果娃频繁出现睡觉抽动现象,医院检测一下,看看到底是不是缺少维生素D。
  睡觉摇头怎么办?
  弟弟有段时间那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都替他晕,其实大部分摇头都是没问题的。
  像宝宝如果出现多汗、湿疹等情况,会引起头皮发痒,这个时候宝宝就会通过摇头来缓解不适,这两点原因还是比较好发现的,妈妈们注意观察,及时进行护理治疗就行。
  耳内的异物感也会让宝宝通过摇头来缓解。
  引起睡觉摇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内耳发育不平衡,不过内耳发育不平衡的宝宝大了以后会有所好转。
  睡觉磨牙怎么办?
  很多妈妈都在问,宝宝睡觉爱磨牙,是不是缺钙?其实宝宝睡觉磨牙和缺钙没有关系。
  引发宝宝磨牙的常见原因就是宝宝两颊细小肌肉比较松弛,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会引起睡觉时磨牙的现象。
  平时妈妈们可以让宝宝多多练习啃咬,锻炼两颊的肌肉。
  宝宝睡觉老张着嘴呼吸怎么办?
  睡觉时候张嘴呼吸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毕竟我们也都知道,长期口呼吸的危害非常大。
  下面这个小男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为有过敏性鼻炎,导致他长期张口呼m吸,历经7年,从小鲜肉变成了这样:
  长期口呼吸除了影响颜值,还会引起其他问题。
  当下颚和气道没有完全发育时,呼吸道在睡眠中会很容易被阻塞。
  当人体进入深度睡眠时,肌肉是完全放松的,气道周围的肌肉也会放松。
  我们都知道气道是一个狭窄的空间,如果口呼吸是病理性(腺样体肥大),那么肥大的腺样体就可能阻塞气道。
  一旦气道被阻塞了,大脑必须从深度睡眠中反弹进入一个浅睡眠阶段,从而恢复呼吸。
  但深度睡眠总是被这样打断,就会影响生长发育。
  另外,深度睡眠不足的孩子,因为肾上腺素的作用会极度活跃,往往会影响到学习,因为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在这种受损、深度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
  所以如果发现宝宝口呼吸,一定不要大意。
  看到这儿,妈妈们又开始瞎琢磨了吧:我家孩子晚上就老张着嘴睡觉,不会也是口呼吸吧?
  我在这里想说的就是,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去相信那些不靠谱的方法,比如用胶布封上娃的嘴,之前有这样一则新闻:
  最恐怖的是好多家长还真的被新闻误导,还留言求这款胶布的购买链接,也是醉了。
  其实张嘴呼吸≠口呼吸。
  有些孩子张嘴呼吸可能只是睡眠习惯,也可能是睡眠姿势不对,暂时利用嘴巴来呼吸,并不是不能用鼻子呼吸。
  判断孩子是不是存在口呼吸,还要结合孩子的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口腔干燥、嘴唇干裂、声音嘶哑、有口气;
  夜间张口呼吸、频繁打鼾、经常夜醒、睡眠不安;
  白天疲倦、没有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烦躁不安;
  孩子呼吸时总是张着嘴、鼻音重;
  频繁出现扁桃体肿大等问题。
  我在最后特别强调,如果妈妈们发现孩子有疑似口呼吸现象,千万不要自己去强行矫正,一定要求助医生,让医生进行评估,给出合适方案。来源:CC爸妈小号(ccbama-1)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C爸妈”低龄分队,专注孕产期妈妈自我管理,以及0-1岁宝宝的科学养育!原文标题《一惊一乍、摇头、磨牙、张嘴呼吸……聊聊宝宝常见的睡眠小问题!》转载已获授权。编辑:白杨更多走心文章推荐

●好的教育就是,父母随时能接住孩子“抛来的球”

●有一种挑食,叫“你妈觉得你挑食”

●我们要无条件接纳的,不是孩子的所有要求

●男孩喜欢玩过家家,就是“娘娘腔”吗?●孩子的未来,父亲可以轻易改写●孩子尿床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处理方式●怕声音、怕影子,宝宝啥都怕,真的不是因为胆小!●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比“催催催”管用多了!●当“只有暴力才能让孩子听话”时,家长该怎么做?

●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这样回答才能让他们更勇敢!

要想养孩子越来越省心,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后台回复关键字:,就可以获得我们为大家准备的科学引导孩子好习惯养成的小故事音频,经常放给孩子听,能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想让孩子学好英语,请重视英语语感的建立,因为这是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而3-7岁的孩子正是培养英语语感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这个年龄段,一定要给孩子做好英语语感启蒙!后台回复关键字给大家分享一份特别适合3-7岁孩子的英语语感启蒙视频资料。

孩子爱磨蹭拖拉、情绪脾气无法控制、专注力差?给大家分享一套古典潜脑音乐,能让孩子心灵逐渐宁静下来,不再心浮气躁,做事、学习……都会专注,专注力提高了,孩子的心智也会得到合理成长。后台回复关键字免费获取!

很多宝妈在后台咨询关于小儿推拿的问题,所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套零基础小儿推拿视频教程!包含30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疗法。后台回复关键字即可免费获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睡觉ldquo一惊一乍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