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一些睡眠问题。
睡眠不好,会带来一系列身心的问题。没精打采、四肢乏力、头脑迷糊……长期有严重的睡眠问题还会影响到身体的新陈代谢,甚至诱发一些疾病。
好的睡眠是大家共同的追求,但是,很多时候,想要睡好却不容易。不少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点,其实是干扰睡眠、影响健康的误区。
想要好好睡觉、改善睡眠,注意避开以下健康睡眠误区。
?误区:晚上睡不好,白天多补觉
?正解:按照生物钟规律作息,午睡要短
越来越多的人平时休闲娱乐的时间比较少,假期就会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超额熬夜。白天又依靠全天睡觉来补充睡眠。
事实上,生物钟的缘故,我们无法做到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反复更换睡眠时间,只会造成生物钟紊乱,更加难以获得健康充足的睡眠,长期下去会对身心造成影响。
晚上睡不好的时候,白天补觉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20分钟。
?误区:深度睡眠越久越好
?正解:睡眠质量指标很多
深度睡眠严重不足,确实影响睡眠质量。但是,也不需要一味追求深睡时长。
不同睡眠时期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这些时期互相作用,来补充白天的损耗。有时候,深度睡眠时间过长反而影响睡眠质量。
优质睡眠的主要标准是:入睡轻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
?误区:睡前喝点小酒助眠
?正解:酒精降低睡眠质量
很多人因为入睡困难,会选择借助酒精带来比较轻松的入睡效果,也有不少说法支持“睡前一点小酒”的建议。
的确,酒精的作用会让人有点昏昏沉沉,容易入睡,但这种效果仅限于入睡阶段。酒后入睡会导致人频繁醒来,也会让睡眠变得断断续续。实际上,酒精会造成睡眠质量的下降,甚至引起多梦、浅眠、醒后疲惫。
另外,酒喝得越多,也会让人更加不容易因为酒精产生昏沉的感觉,长此以往,就要加大酒量。这样下去,睡眠问题并不能解决,反而会给肝脏带来极大健康隐患。
?误区:每天必须睡够8小时
?正解:睡眠时间因人而异
新生儿一般每天需要睡20个小时。青少年需要睡眠9-10小时,成年人可能只需要6-8小时。某些比较特别的人睡眠时间可能会更少。
“睡够8个小时”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绝不是一个硬性标准,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完成8小时的睡眠。
但是,当睡眠时长明显降低的时候,尤其导致了第二天精神状态变差,甚至情绪烦躁、容易紧张焦虑时,就要注意寻找睡眠的问题了。
适当改善睡眠环境,譬如卧室的光线,卧具的质量等,都可以让睡眠质量更好。
?误区:半夜醒来表示睡眠不好
?正解:不用太担心起夜现象
半夜醒来,有可能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自然循环。曾经有实验表明:15个人在没有人工光照的环境里生活几周,他们一般先是睡个3到5个小时,中途醒来一到两次,然后继续睡4小时或更长时间,而参与者表示,在这期间并未感觉特别疲惫。
此外,按照睡眠阶段特征,大脑在浅睡眠阶段是可能会醒过来的,只是大部分人没有察觉并迅速重新入睡,第二天不记得昨晚曾经醒来过。
偶尔半夜完全清醒、难以入睡,例如上厕所、被吵醒等,导致暂时的睡眠状态欠佳,也不必过于焦虑。
?误区:食补不如睡补,睡得越多越好
?正解:睡眠不是万能的
睡眠对维持健康十分重要,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睡眠时间过长同样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后半夜容易醒、醒得过早、醒后感觉更加劳累等。
充足的睡眠能使人精力充沛,而过度的睡眠则会使人头昏脑涨,精神不振。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所需的平均睡眠时间也在逐渐缩短,而睡眠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过于偏食、营养不均衡,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大家注意均衡饮食,每天保持规律作息,白天适度运动。
?误区:失眠只能靠药物解决
?正解:失眠首重认知行为治疗
睡眠问题的产生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有些睡眠问题确实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来帮助改善。
而有些睡眠问题并不需要靠药物,只需要纠正以前对于睡眠的错误认识以及改善日常不良睡眠习惯即可提高睡眠质量。
所以,要弄清楚自己睡不好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寻找改善睡眠的方法,避免过于依赖药物。
许多上班族平时休息时间比较少,一旦放假,就容易因补偿心理晚上熬到深夜也不睡觉。之后又因为疲累用一整个白天来补觉,结果是越睡越没精神。
Dr.Tai总结
1.白天补觉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过多的补觉反而会影响夜间休息;
2.不用过分追求深度睡眠的时间,好的睡眠是:入睡轻松、睡中香甜、睡后清醒;
3.酒精对睡眠质量有害无利,请不要盲信“喝酒助眠”的说法,更好的助眠方法是健康饮食和积极运动;
4.睡眠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不一定非要睡够8小时,睡眠时长只要能够保证日常良好状态即可;
5.半夜醒来是一种正常现象,和睡眠质量关系不大,睡眠中途偶尔醒来不必太过紧张;
6.睡眠不是万能的,过度睡眠也会引起很多问题,要注意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
7.睡眠质量过差先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找问题,不要过度依赖药物治疗。
Dr.Tai在这里祝愿大家都有好睡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