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几天,看了一集教育访谈节目——《老师请回答》,里面一个叫巩子悦的男孩,让我很有感触。
今年7岁的巩子悦,做事特别磨蹭,尤其是写作业:二年级的他,每天能从放学写作业到晚上九、十点;30多个生字,他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能抄5个多小时;在家做事,爸妈说一下,他就动一下,不说就不动。
不光在家,在学校也一样磨蹭,老师留的是随堂作业,他总做不完,全部要留到课间、大课间补。其实巩子悦并不是个例,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做事拖拉、写作业磨蹭的毛病。
有报告中就显示中小学生睡眠不达标的近8成,且随着学段的提高,儿童上床睡觉时间越来越晚。但是孩子们睡眠不达标的元凶,既不是孩子们贪玩,也不是孩子们作业量过大。
报告中的结论是“喜欢分神,磨蹭”是主因。
2、多数孩子分神,一般都是这两个原因: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想寻找更有意思的事;第二个就是遇到困难,思维有惰性,不想立刻去解决,思维就天马行空了。无论哪种原因,都能看出,磨蹭并不是孩子天性,我们不要直接给孩子贴“他就是磨蹭”的标签。
当孩子磨蹭时,他们其实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不感兴趣」或「我遇到困难了」。这时,我们最该做的是,多观察,多帮助,弄清孩子慢的原因。
▍跟孩子一起提前做时间清单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写多少张卷子,每一张预计多少分钟写完,都提前写在纸上。让孩子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时间,要面对的是哪些任务,他心理焦虑就会减少很多,也更有计划性。
▍给孩子预留准备时间
这里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环境上的准备——告诉孩子要做作业了,提前把文具、卷子、书本等需要用到的东西提前先准备好,避免中途找来找去浪费时间。
另一个是心理上的准备——让孩子把喝水、上厕所、吃水果、挠痒痒之类的行为,全都提前完成。中途避免打断,孩子走神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规划好休息和集中解决问题的时间
孩子需要劳逸结合,我们要让孩子享受到“高效率”的甜头。完成约定计划之后,要让孩子有自己享受自由时间的权利。这样会更激发他改掉磨蹭的热情,
孩子磨蹭,说到底,是遇到困难,没有及时得到帮助,积习的一种习惯。
蹭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们父母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磨蹭。认识它、察觉它、调整它,直到改变它,磨蹭很快就能克服。当孩子做事高效起来,他们的心情、状态也会不一样。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远离磨蹭,学习时高效,玩耍时畅快。
以上就是今天捷哥说的全部内容,明天早上六点半我们一起捷哥说我们听!
也欢迎大家文末留言互动交流,共同成长。
捷哥说我们听,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